[发明专利]微生物异养和硫自养协同降解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4763.8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万东锦;刘永德;张健;邰双汭;张良波;李莹;王依依;牛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自养 协同 降解 水中 氯酸盐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异养和硫自养协同作用去除高氯酸盐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高氯酸盐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分解为异养还原过程和硫自养还原过程;受污原水首先经过异养段进行缺碳源异养还原,而后进入硫自养段进行硫自养还原反应直至最终出水;二者协同作用,严格控制异养段碳源的添加量,有效避免异养段多余碳源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调配异养段和自养段负荷比例,控制硫自养副产物的产生。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异养还原过程,施加的有机碳源包括可溶于水的液体碳源如醇类、羧酸类、糖类、酵母味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固体有机碳源如纤维素、木质素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碳源的添加量低于化学计量比的理论值(即根据高氯酸盐与其的反应公式计算出所需的碳源的理论添加量)。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硫自养还原过程,主要是指微生物以单质硫为电子供体进行高氯酸盐的还原反应,所述单质硫包括块状、颗粒状及粉末状硫单质。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协同作用去除高氯酸盐的方法,异养段和硫自养段负荷可调配,其特征是:在施加碳源量低于化学计量比的前提下,增大异养段的碳源施加量及微生物浓度即可提高异养段负荷;增大硫自养段停留时间或增大硫磺颗粒的比表面积即可提高硫自养段负荷。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协同作用去除高氯酸盐的方法,需建立异养与硫自养协同作用的反应系统,异养段和硫自养段可分别建立而后将二者串联,也可共建于一个反应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7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钢管的表面磷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带有传送装置的物料粉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