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打粉以及一种多孔面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9386.7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钟明发;罗永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万好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2/36 | 分类号: | A21D2/36;A21D8/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打粉 以及 多孔 面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打粉及一种多孔面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打粉可让食物在不同的阶段(前期、中期)都发生发泡效果,属于复合膨松剂,由于使用方便和良好的效果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烘烤、蒸煮等工艺的面食中应用广泛而普遍。
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是含铝成分的泡打粉或膨松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含铝成分的毒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铝对智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如何开发出一种不含铝的膨松剂是目前食品领域健康卫生的关键,为此,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面团的气泡密度、气泡直径、反应速度和韧性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限制了不含铝膨松剂的市场占有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常用膨松剂含铝,铝进入人体难以代谢积累后对人体有害,非铝膨松剂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现提供一泡打粉及一种多孔面团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打粉,其中:成分包括碳酸钠、葡萄糖酸内酯、焦磷酸二氢二钠和粟粉,重量分数比如下:
碳酸钠15-35%
葡萄酸内酯30-50%
焦磷酸二氢二钠8-15%
粟粉15-25%。
所述泡打粉还含有氯化铵、柠檬酸钙和酒石酸氢钾,重量份数比为:
氯化铵0.1-0.6%
柠檬酸钙3.4-3.9%
酒石酸氢钾1-3%。
所述氯化铵和柠檬酸钙的摩尔比为0.8-1.2:1。
所述泡打粉各组分重量份数优选为:
碳酸钠20-27%
葡萄酸内酯35-40%
焦磷酸二氢二钠8-15%
粟粉15-25%
氯化铵0.1-0.6%
柠檬酸钙3.4-3.9%
酒石酸氢钾1-3%。
所述泡打粉各组分重量份数优选为:
碳酸钠24%
葡萄酸内酯39.9%
焦磷酸二氢二钠10%
粟粉20.2%
氯化铵0.4%
柠檬酸钙3.6%
酒石酸氢钾1.9%。
一种多孔面团,包括面粉和水,其中:还包含泡打粉,所述泡打粉占面团重量的0.6-1.5%。
一种多孔面团制作方法:500g面粉加入240-260ml的水和13-17g的泡打粉,搅揉均匀,成为有多个小孔的面团。
所述的碳酸钠优选为斧头烘培苏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泡打粉不采用明矾等含铝的物质,起到含铝的膨松剂的效果,而且成本较低。
2、本发明再用柠檬酸钙和氯化铵摩尔比为0.8-1.2:1的比例,可以更大提高气泡密度,控制气泡过大。
3、本发明采用酒石酸氢钾为焦磷酸二氢二钠的催化剂中和碳酸钠的碱性,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制备效率。
4、加入柠檬酸钙,不但提高了泡打粉和面团的含钙量,并且柠檬酸钙提高了面团的弹性,使面团可以作成多种造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给出下述制备实例。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斧头烘培苏打-碳酸钠15g,葡萄酸内酯40g,焦磷酸二氢二钠15g,粟粉25g,氯化铵0.4g,柠檬酸钙3.6g,酒石酸氢钾1g,将以上原料混合均匀。
实施例2-实施例10各组分比例如下表,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万好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万好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鱼除鳞剖肚加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