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栽机自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7891.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平;付鹏洋;毛罕平;韩绿化;黄磊;董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栽 自动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旱地移栽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穴盘苗移栽机底盘的自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移栽技术作为一种栽培技术,具有直播难以比拟的优越性。移栽能够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进行旱地移栽能够提高幼苗成活率、减少二次补种。传统的移栽技术,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移栽品质难以保证。作为现代化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机械化移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移栽机底盘作为移栽机的载体,主要完成田间行走、转向、离合、高度调节等系列动作,其结构设计必须符合作物移栽的相关农艺要求,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现在国内的移栽机多采用手动方式来进行底盘升降调节,不能实现底盘自动升降,其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调节精度较低,且在田间作业时,移栽不平稳,栽植深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秧苗移栽质量。国内公开号为CN1O211960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幼苗移栽机底盘,该底盘升降装置采用多连杆机构,其杆件较多,设计过于复杂,很难保证升降过程中机身的平衡。此外,该装置主要针对南方烟草移栽而设计,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专利CNIO2166936A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车辆底盘装置,其采用双杆液压缸,四个轮子固定在四个支架上,支架安装在导轨上,液压缸伸缩时前桥和后桥之间相对距离可相应地变大或变小,进而带动滚轮在两侧导轨内滚动,实现车辆底盘上升或下降,该装置结构复杂,且其升降时前后轮之间的轮距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栽植株距不均,故不适用于移栽机底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移栽机升降机构的不足,设计一种用于调节穴盘苗移栽机底盘离地间隙的自动升降机构,确保底盘升降过程中机身的平衡和移栽过程中栽植深度的均匀性,提高幼苗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穴盘苗移栽机底盘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动力驱动装置、连杆自动升降机构、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与前轮轴通过转动副A连接,所述后轮与后轮轴通过转动副B连接;所述连杆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前端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弯臂,所述前弯臂一端与所述底盘通过转动副C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前支杆上,所述前支杆和所述前轮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前轮支臂,所述前弯臂的侧面上还设有前弯臂副臂;所述底盘的后端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后弯臂,所述后弯臂一端与所述底盘通过转动副D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杆通过转动副D′连接;所述后支杆和所述后轮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后轮支臂,所述后弯臂的侧面上还设有后弯臂上副臂和后弯臂下副臂;所述底盘的中端两侧面上还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悬臂,所述悬臂和所述后弯臂下副臂之间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悬臂通过转动副E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弯臂下副臂通过转动副F连接;所述前弯臂副臂和所述后弯臂上副臂之间连接有弯臂拉杆,所述弯臂拉杆一端与所述前弯臂副臂通过转动副G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弯臂上副臂通过转动副H连接。
上述连杆自动升降机构采用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转动副A与所述转动副C间的连线AC与所述转动副B与所述转动副D间的连线BD等长且平行,从而确保所述底盘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
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由缸体和活塞杆组成,所述缸体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活塞杆一端在缸体内,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底盘上的滑槽内作左右滑动,进而带动连杆自动升降机构运动。
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液压泵、溢流阀和三位四通换向阀(18),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溢流阀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又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控制所述活塞杆在所述缸体内的运动方向。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移栽机自动升降机构和地面仿形机构配套使用,可在穴盘苗移栽过程中根据垄畦的高低自动调节移栽机底盘的离地间隙,保证秧苗栽植深度的均匀性;该连杆自动升降机构采用了平行四边形结构,底盘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保证了机身的平衡,且其结构简单,用于移栽机底盘上,能减少机器成本,便于产品销售推广;该移栽机自动升降机构采用液压控制,运动平稳可靠,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 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后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液压缸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7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