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更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2139.0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暄智;李峻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暄智;李峻丞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2;F21V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更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更换结构,尤指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电子装置更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道路照明设备多以水银灯或高压钠灯(sodiumlamp)作为光源,虽然传统灯泡的光源能得到较广的照明区域,但较为耗电且因不能回收而不环保。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发展日益进步,其具有高亮度、省电、环保、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于灯具的照明,遂而运用作为路灯的光源。
当路灯故障不亮时,必须立即进行路灯的维修,以便维护用路人行的安全。一般而言,维修人员必须乘坐云梯车以便进行路灯的拆换或维修。然而大部分传统路灯有可能仅是电源供应器或控制LED灯明灭的传感器等零组件损坏或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先将包覆上述装置的灯罩或外壳拆除,再用工具分别拆除上述装置逐一检查维修。因此这种维修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维修成本。
此外,由于市面上路灯结构种类多样且结构复杂,没有标准化的统一规格。若原制造厂商不再生产某一零组件,都将造成后续路灯结构维修和维护上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潜心研究并更深入构思,历经多次研发试作后,终于发明出一种电子装置更换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更换结构,不需任何工具即能达成组卸更换的作业,同时兼具有防止水气渗入,以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更换结构,包括:
一机壳本体,包含一座体及连接该座体一侧的至少一扣接部,该座体设置于该机壳本体内,且该座体凸设有一第一挡板;以及
一电子模块,对应该扣接部并设置在该座体上,该电子模块包含一框体及连接该框体的一扣固机构,该扣固机构具有至少一弹性卡挚件及一第二挡板,该弹性卡挚件供与该扣接部卡合,该第二挡板朝该第一挡板方向凸伸并抵靠于该第一挡板。
进一步地,其中该座体更包含一第三挡板,该第三挡板顶端与该机壳本体内缘抵触,且该第三挡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挡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机壳本体更具有一内凹缘与该座体的该第三挡板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三挡板外观形状为一环状物。
进一步地,其中至少一该弹性卡挚件更包含一按压部、一枢接部及一倒勾部,该按压部及该倒勾部分别设置于该枢接部两端,该按压部尾端朝远体该框体设置,该倒勾部供与该扣接部卡合。
进一步地,其中该按压部到枢接部的长度大于该倒勾部到枢接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卡挚件与该第二挡板与该扣固机构为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挡板与该第二挡板外观形状为一环状物。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挡板与该第二挡板外观形状包含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多角形。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挡板更容置于该第二挡板之内。
进一步地,其中连接于该座体表面的该第一挡板壁面厚度大于远离该座体表面的壁面厚度。
进一步地,其中连接于该扣固机构表面的该第二挡板的壁面厚度大于远离该扣固机构表面的该第二挡板的壁面厚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电子模块更包含至少一电源及信号插头的一电源供应器,该座体则包含至少一电源及信号插座,供与该至少一电源及信号插头插接,以形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该电源及信号插头及电源及信号插座之间更包含一橡胶片。
进一步地,其中该电子模块更包含至少一电源及信号插头的一无线感应装置,该座体则包含至少一电源及信号插座,供与该至少一电源及信号插头插接,以形成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与扣固机构一体成型制成的弹性卡挚件与第二挡板,结构简单,操作组装简便,无须其他组件辅助即可轻易达成安装或拆换的目的。标准化的扣固机构可以一体适用于任何电子模块产品上,因此无须担心后续厂商停产,制造不易等问题。此外,本发明的电子模块应用领域包含但不限于路灯结构。电子模块除可应用于电源供应器或无线感应模块中外,亦可应用在需要快速组卸的其他电子产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电子装置更换结构的实施例图。
图2为绘示图1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绘示图2部分放大图。
图4为绘示本发明电子模块的立体图。
图5为绘示本发明电子模块另一立体图。
图6为绘示本发明电子模块尚未组装于座体的剖视图。
图7为绘示本发明电子模块组装于座体的剖视图。
图中,100电子装置更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暄智;李峻丞,未经金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暄智;李峻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