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颜排毒速溶花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5078.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强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颜 排毒 速溶 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速溶茶,尤其涉及一种养颜排毒速溶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人民的营养健康水平,天然、健康、营养、安全是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的主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脂及生活压力大引起的失眠问题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长期服用药品不但起不到理想的疗效,还会使健康进一步受损。而市面上出现的种类繁多的保健食品功能单一,营养成分单一,无法均衡保证营养摄入,且价格昂贵,不适合长期服用。因此,如何通过饮食达到健康保健功效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功能性功能饮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天然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研发各种功能性饮料已经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颜排毒速溶花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养颜排毒速溶花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茉莉花45-50、玫瑰花10-12、枸杞子5-7、薄荷叶5-8、决明子4-5、瑞苓草1-2、如意草2-3、红枣粉12-15、白酒100-110、香菇8-10、红豆15-18、大米20-22、小麦胚芽18-19、姜汁8-9、冰糖5-7、果酱4-5、猪油3-4、西米粉7-8、乳酸菌0.6-0.7、营养添加剂8-9;
所述营养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血旺13-15、橄榄油1-2、馒头15-20、辣椒5-6、山楂7-8;
制备方法为:(1)将血旺、橄榄油混合入锅,大火翻炒5-7分钟后出锅,烘干后进行粉碎;
(2)将山楂去核,与辣椒混合,加3-4倍的水打浆,过滤除渣,收集滤液;将馒头投入滤液中浸泡8-10分钟后捞出、烘干、粉碎,然后与步骤(1)所得物料混合拌匀,即得。
所述的养颜排毒速溶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枸杞子、薄荷叶、决明子、瑞苓草、如意草加5-6倍的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除渣,得药液;
(2)将白酒、药液混合倒入铁锅中,架上铁丝络,在铁丝络上铺上一层纱布,将茉莉花、玫瑰花均匀摊在纱布上,盖上锅盖,大火加热,使茉莉花、玫瑰花熏蒸20-25分钟后取出,加10-11倍的水,在60-70℃下浸提15-20分钟,过滤除渣,得花茶水;
(3)将红豆、大米、小麦胚芽与猪油混合入锅小火炒香后出料,与香菇混合,加3-4倍的水打浆,过滤除渣,所得滤液在35-37℃下接入乳酸菌,发酵2-3小时;
(4)将步骤(2)、(3)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小火熬膏,烘干后研成粉末,即得。
本发明中的瑞苓草为菊科植物黑紫风毛菊的全草,如意草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速溶花茶香风味独特,饮用后唇齿留香,且配方合理科学,营养丰富,其中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原料茉莉花、玫瑰花搭配其他中草药可达到美容养颜、排毒的功效,适于各年龄段的女性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养颜排毒速溶花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
茉莉花45、玫瑰花12、枸杞子7、薄荷叶8、决明子4、瑞苓草2、如意草3、红枣粉15、白酒110、香菇10、红豆18、大米22、小麦胚芽19、姜汁9、冰糖7、果酱5、猪油4、西米粉8、乳酸菌0.7、营养添加剂9;
所述营养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血旺15、橄榄油2、馒头20、辣椒6、山楂7;
制备方法为:(1)将血旺、橄榄油混合入锅,大火翻炒5-7分钟后出锅,烘干后进行粉碎;
(2)将山楂去核,与辣椒混合,加3-4倍的水打浆,过滤除渣,收集滤液;将馒头投入滤液中浸泡8-10分钟后捞出、烘干、粉碎,然后与步骤(1)所得物料混合拌匀,即得。
所述的养颜排毒速溶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枸杞子、薄荷叶、决明子、瑞苓草、如意草加5-6倍的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除渣,得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强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强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5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