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焰煨弯型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7579.5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8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传才;马运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0 | 分类号: | B21D7/00;B21D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3203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焰 型钢 方法 | ||
1.一种火焰煨弯型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通过算法H=a×〔Sinα+Sin(2α)+Sin(3α)+……+Sin(n-1)α〕+b×Sin(nα)对型钢(1)进行分段划线,再使用气焊烤把对划线后的型钢(1)进行加热,由于钢材热胀冷缩和重力的作用,冷却后的型钢(1)产生一定量的形变,并且经过型钢(1)支撑装置上检测板(8)的检测是否合格后,再决定是否交付,对不合格的型钢(1)进行二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焰煨弯型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步骤一的施工准备包括型钢(1)验收过程和型钢(1)分段过程,所述的型钢(1)验收过程是对未处理的型钢(1)进行质量检测,即探伤检测型钢(1)焊缝;所述的型钢(1)分段过程通过以下算法执行:H=a×〔Sinα+Sin(2α)+Sin(3α)+……+Sin(n-1)α〕+b×Sin(nα),算法中α为型钢(1)每次加热后弯曲角度,a为型钢(1)的加热间距,n为型钢(1)一侧的等距离加热点数,b为型钢(1)未加热的末端长度,H为煨弯后型钢(1)弯曲弦高,L为型钢(1)的长度,其中:α、b、L和H为已知量,且有a=(L-2b)/(2n-1),根据工程所需的钢构件的参数确定总型钢(1)弯曲弦高HΣ的值,即得出每根型钢(1)弯曲弦高H的值,然后根据算法确定每根型钢(1)的加热间距a和等距离加热点数n;
步骤二、型钢划线
在步骤一完成施工准备之后进行型钢(1)划线,该型钢(1)划线包括支撑过程和划线过程,所述的支撑过程为:将型钢(1)水平放置在型钢(1)支撑装置上,其中:所述的型钢(1)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61)、第二支座(62)、检测板(8)和检测板支架(9),上述的第一支座(61)和第二支座(62)分别位于第二型钢翼缘(12)的两端下,上述的检测板支架(9)设置于第一支座(61)和第二支座(62)之间,且检测板支架(9)一端与第一支座(61)相固连,另一端与第二支座(62)相固连,该检测板支架(9)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卡板槽,上述的检测板(8)数量为多个且有多种规格,检测板(8)底部与卡板槽相匹配,该检测板(8)的高度与其正上方型钢(1)的第二型钢翼缘(12)煨弯后下降高度相匹配,上述的检测板(8)正上方型钢(1)的第一型钢翼缘(11)、第二型钢翼缘(12)和型钢腹板(13)煨弯后下降高度由步骤一中的算法得出;所述的划线过程是按照步骤一中算法确定的加热点数n及加热间距a划出型钢腹板(13)的型钢腹板加热区域(2)和第一型钢翼缘(11)、第二型钢翼缘(12)的型钢翼缘加热区域(7),该型钢腹板加热区域(2)的形状为倒等腰三角形,该倒等腰三角形以加热基准直线(5)为上底边,该型钢翼缘加热区域(7)的形状为长方形;
步骤三、火焰煨弯
完成步骤二的型钢(1)划线后即可对型钢(1)进行火焰煨弯,火焰煨弯的过程如下:气焊烤把从加热基准直线(5)的中点开始煨弯,每块型钢(1)采用4只相同规格的气焊烤把同时加热,每两个气焊烤把为一组,一组加热型钢腹板加热区域(2),一组加热型钢翼缘加热区域(7),每组气焊烤把均从中点开始依次同步向型钢两端进行加热,每组的两只气焊烤把均沿上述倒三角形和长方形,按“之”字形加热路线往复运行,在气焊烤把运动完单个加热区域后,两组气焊烤把再按照上述步骤对其他未加热的型钢腹板加热区域(2)和型钢翼缘加热区域(7)依次向型钢两端进行加热,直至划出的所有型钢腹板加热区域(2)和型钢翼缘加热区域(7)都经过加热处理;上述的4只气焊烤把的火焰大小、加热速度、加热范围保持一致,加热时温度控制在600℃~800℃之间,温度区间的控制具体表现为:通过肉眼观察,加热时型钢(1)加热处表面出现樱红色表明温度达到了600℃,继续加热,当型钢(1)加热处表面向桔黄色转变时表明温度达到了800℃,此时应停止加热,向下移动,按“之”字形加热路线继续加热其他型钢腹板加热区域(2)和型钢翼缘加热区域(7)部分;
步骤四、冷却检查
在火焰煨弯步骤结束后,对加热过的型钢(1)进行放置冷却处理,直至室温后,加热前型钢中心线(3)与冷却后型钢中心线(4)之间的形变量分别与型钢(1)上下两边沿的形变量相等,再对其型钢(1)弯曲弦高H1进行检查,检查步骤如下:检测煨弯后的型钢(1)下底部与上述检测板(8)上端的距离是否在3mm内,距离在3mm范围内即为合格;
步骤五、二次处理
检查完成后,合格的型钢(1)即可交付使用,对不合格的型钢(1)做如下二次处理:当实际型钢(1)弯曲弦高H1与理论型钢(1)弯曲弦高H间的偏差较大时,采用气焊烤把进行调校,调校的首选位置选在偏差值最大点处,加热点数量及间距根据偏差值大小确定,其过程为:若实测型钢(1)弯曲弦高H1过小时,则在该超标点与原加热点之间增加加热点;若实测型钢(1)弯曲弦高H1过大时,在该超标点的正下方设加热点,选定加热点后重复上述步骤三的火焰煨弯,直至实际型钢(1)弯曲弦高的值H1与理论型钢(1)弯曲弦高H的偏差在3mm内,调校过程中避免过烤情况出现,经调校后合格的型钢(1)可以交付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5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翅片成型机平衡系统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轨矫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