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巨大肝癌患者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概率的模型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8338.2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丰;黄爱民;刘小龙;林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50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巨大 肝癌 患者 术后 近期 复发 转移 概率 模型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测巨大肝癌患者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概率的数 学模型及方法。
(二)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死 因的第3位(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8.Cancer J Clin,2008;58:71-96),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大约有45万的肝癌新 发病例,并已成为癌症导致患者死亡的第2位杀手(张伟东,苗国军;我 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46-248), 尤其是巨大肝癌。
巨大肝癌指的是直径大于10cm的肝癌亚型。目前手术切除治疗是巨 大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案,但术后易转移复发、预后差是巨大肝癌治疗效果 差且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统计数据表明,巨大肝癌术后5年之内复发的 概率达到70%。研究表明,巨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最早可在术后2个月 以内;术后1~2年为复发转移的高发期。Shimul等报道56例巨大肝癌 根治术后复发病人,1年内复发21例(38%),1年后复发31例(55%); 并发现复发后生存率与复发时间密切相关:术后1年内复发者3年生存率 显著低于1年后复发者(参考文献:Shimul A Shah,Paul D Greig,Steven Gallinger,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currence aft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a and outcomes.J Am Coll Surg,2005,10 (5):275-283.)。Hayashi等观察了肝癌术后复发时间与预后间的关系,1 年内复发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7%、36.6%和28.3%,远低于2 年后复发的生存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2%和68.6%)(参 考文献:Hayashi M,Shimizu T,Hirokawa F,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with one year after initial hepatectom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Am Surg,2011,77(5):572-578.)。可见肝癌 术后1年内复发的比例较高,且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但复发转移的机制 还没有被明确阐明使临床缺少巨大肝癌预后判断指标和相应的治疗手段。
目前,有关巨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比较多,但多数以 单因素进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相对准确的判定,但仍属局限、 片面;而肝癌术后复发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蛋 白分子特征决定了肝癌的生物学行为,迄今为止,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巨 块型肝癌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的多因素、多蛋白的数学预测模型,若能从多 因素、多蛋白综合分析肝癌复发转移相关的多个指标,建立巨大肝癌复发 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治疗、预测术后疗效提供理论和实验 依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测巨大肝癌患者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概率的 数学模型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预测巨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概率的数学模型P=1/ (1+Y),P为巨大肝癌患者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概率,且P为6个月内的 复发转移概率时:Y=exp(4.092+2.073*X12-2.719*X14-2.58*X17 +3.039*X19);P为6~12个月的复发转移概率时,Y=e xp(2.528+1.633* X8+0.971*X12-1.517*X17);其中X8为术中癌栓,若有术中癌栓则 X8=1、若无则X8=0;X12为肿瘤分级,肿瘤分级为I级时X12=1、II-III 级时X12=2、IV级时X12=3;X14为IQGAP-2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情况, 高表达时X14=2、低表达时X14=1;X17为S100A12蛋白免疫组化表达 情况,高表达时X17=2、低表达时X17=1;X19为APOA2蛋白免疫组化 表达情况,高表达时X19=2、低表达时X1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