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内注塑件的自动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0640.1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玉;方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8 | 分类号: | B29C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史静 |
地址: | 5160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塑 自动 供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内注塑嵌件的自动供料装置,属于数码设备生产制造领域,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构件及将嵌件取出放入所述定位构件上的取放构件、用于限制及堆叠嵌件的堆叠构件及用于将嵌件供给所述取放构件的供给构件,所述取放构件主要由抓取器、横向进给机构及纵向进给机构组成,所述抓取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进给机构上,所述供给构件主要由精密导轨、设置在所述精密导轨底部的伺服马达及设置在所述精密导轨上部的感应装置组成。本发明完全取代了人手工取放件动作,搭配注塑机机械手将嵌件放入模具,真正实现了模内注塑全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大幅度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便于车间的规范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产品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内注塑件的自动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数码产品壳体制造行业利润迅速下滑,伴随着竞争的也越来越激烈,对制造成本的压缩和资源节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延伸了对工业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的需求。以往模内五金件注塑工艺只实现了利用机械臂从注塑机内取出产品的单一动作,模内放置五金件时,需要人工将五金件放置在开启的模内,在模内进行安装五金件后再合模注塑。单个产品成型周期在28 秒到35 秒之间,工作效率低,而且,模内温度高,操作不便,人工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压模等安全事故。
申请号为“201220214716.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模内五金件供料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配合机械手从注塑机外部夹持五金件转移到注塑机内的模具上,然后合模成型,所述机构包括有一个供料台,在供料台上设有的直线滑轨,在直线滑轨上设有移料滑块,在移料滑块上设有五金件定位治具,由人工将五金件摆放到定位治具上,然后推动移料滑块到上料区,由现有吸取产品的五轴伺服机械臂实现将定位治具上的五金件自动夹放到模内,缩短塑胶与五金件相结合的手机外壳结构件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避免发生压模等安全事故。该技术方案的供料机构需要人工始终要在注塑机旁,利用人工将五金件摆放到治具上,此过程同样需要花费人力成本,并且受限于该供料机构的结构特征,会占用掉大量的作业空间。
申请号为“201320178447.9”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夹具自动抓取端子放入模具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气缸,顶针(3),机械手(11),安装台,所述的机械手(11)下固定有第一安装台(12),第一安装台(12)内部中空,且第一安装台(12)的内腔上部固定有顶出及复位气缸(1),顶出及复位气缸(1)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固定第二安装台(13),第二安装台(13)下面两侧为导柱(7),第二安装台(13)下面中间为顶针(3),第一安装台(12)下端面左右两侧有一对相向安装的锁定五金件滑块(5)。本实用新型使得注塑周期比以往减少1/3 左右,整个注塑周期更加稳定,提升了产品质量。但是,该技术方案只是解决了人手工直接放片至模具注塑工作过程造成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实现模内注塑的整个周期都不需要人工操作,因此,同样存在人力成本过大的问题,此外,在注塑周期内存在手工开机门的操作,并不能真正实现整个注塑周期的标准化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内注塑件的自动供料装置,可以完全取代了人手工取放件动作,搭配注塑机机械手将嵌件放入模具,真正实现了模内注塑全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大幅度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便于车间的规范化管理。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嵌件的自动供料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构件,还包括一将嵌件取出放入所述定位构件上的取放构件、用于限制及堆叠嵌件的堆叠构件及用于将所述堆叠构件里的嵌件供给所述取放构件抓取的供给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取放构件主要由抓取器、能实现横向位移的横向进给机构及能实现纵向位移的纵向进给机构组成,所述抓取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进给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进给机构由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横向滑道、固定在所述横向滑道上的第一滑块及第一动力输出元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0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气喷射的立体打印机
- 下一篇:自动裁床固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