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及预留洞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4178.2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昌;赵东;郭克光;房桂芹;赵仲和;王蕾;武中华;张荣;刘闵;曹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B1/6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楼板 管道 预留 渗漏 结构 模具 | ||
1.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包括由现浇混凝土形成的管道预留洞(6),穿过所述管道预留洞(6)的排水管,浇筑在所述管道预留洞(6)内的细石混凝土(2),其特征是:所述管道预留洞(6)呈倒圆锥台状,所述管道预留洞(6)的洞壁上在靠近其下端的位置沿其周向设有上翻式的止水结构,所述排水管的外侧面粘接有一沿排水管周向设置的阻水圈(5),所述阻水圈(5)位于管道预留洞(6)内,并位于所述上翻式的止水结构上部,所述阻水圈(5)包括两个可拼装为圆环形的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9),所述的两个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9)的拼接口是可相互配合的斜接口(10),所述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9)的外侧面带有锯齿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包括一沿管道预留洞(6)周向设置的凹形部(7)和一与所述凹形部(7)连接的凸起部(8),所述凹形部(7)由所述凸起部(8)和管道预留洞(6)的洞壁形成;所述阻水圈(5)的斜接口(10)为45°斜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凹形部(7)和凸起部(8)均为半径为5mm的半圆弧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设置在距管道预留洞(6)下端4cm处。
5.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模具本体(15)、上盖(13)、固定螺杆(12),所述模具本体(15)的外形呈倒圆锥台状,其下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上盖(13)与模具本体(15)的上端端面配合安装,所述模具本体(15)在靠近其下端底面的位置设有向内的上翻式止水结构,所述模具本体(15)的底部设有定位固定孔(19),所述上盖(13)上对应于模具本体(15)底部的定位固定孔(19)设有螺杆孔(23),所述固定螺杆(12)的一端带有螺纹,其另一端带有钩头(17),所述固定螺杆(12)分别穿过所述定位固定孔(19)和螺杆孔(23),并且其带有钩头的一端位于模具本体(15)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设置在距模具本体(15)下端4cm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弯曲部(20)和第二弯曲部(21),第一弯曲部(20)位于外侧,第二弯曲部(21)位于内侧,第一弯曲部(20)向下弯曲,第二弯曲部(21)向上弯曲,第一弯曲部(20)和第二弯曲部(21)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凹形区域(22),所述第一弯曲部(20)的最低点的高度低于所述凹形区域(22)的最高点的高度,所述第一弯曲部(20)和第二弯曲部(21)均为圆弧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弯曲部(20)的外侧圆弧半径和第二弯曲部(21)的内侧圆弧半径均为5mm,两者均为半圆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本体(15)上靠近其上端部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拆模孔(14)。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管道预留洞模具对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放线: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混凝土楼板上需安装管道的数量、管道所布设位置和尺寸,采用测量工具在支立好的成型模板上测设出所需安装管道的布设位置,并准确地画出定位十字线;
(2)预留洞模具安装:在定位十字线上钻孔,将管道预留洞模具的固定螺杆带有钩头的一端穿过模板,使固定螺杆定位,再将管道预留洞模具的模具本体及上盖套在固定螺杆上,并紧固螺母使模具固定;
(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送设备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获得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楼板;
(4)模具拔出: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后,将模具拔出,形成具有上翻式止水结构的管道预留洞;
(5)阻水圈安装:在待安装的排水管的外侧利用胶粘剂将阻水圈(5)粘接在排水管外周上,所述阻水圈包括两个可拼装为圆环形的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9),所述的两个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9)的拼接口是可相互配合的斜接口(10),所述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9)的外侧面带有锯齿形结构;
(6)待胶粘剂固化后,将排水管穿入管道预留洞内,并使所述阻水圈(5)位于管道预留洞的上翻式止水结构的上部;
(7)管道施工完毕后,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捣洞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1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淋浴房
- 下一篇:一种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的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