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及预留洞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4178.2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昌;赵东;郭克光;房桂芹;赵仲和;王蕾;武中华;张荣;刘闵;曹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B1/6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楼板 管道 预留 渗漏 结构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及利用该模具进行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的传统做法是使用套管,其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套管固定不牢,位移等现象,导致预留洞位置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下道工序的进行。且套管为直壁式结构,形成的预留洞为直壁式结构,后期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对底模的作用力大,易导致模板变形,引起渗漏,并且洞口封堵后在管道周围、封堵结构与现浇板之间经常出现渗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的施工是管道安装的重要环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其能有效改善止水效果,提高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提高工程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包括由现浇混凝土形成的管道预留洞,穿过所述管道预留洞的排水管,浇筑在所述管道预留洞内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管道预留洞呈倒圆锥台状,所述管道预留洞的洞壁上在靠近其下端的位置沿其周向设有上翻式的止水结构,所述排水管的外侧面粘接有一沿排水管周向设置的阻水圈,所述阻水圈位于管道预留洞内,并位于所述上翻式的止水结构上部,所述阻水圈包括两个可拼装为圆环形的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所述的两个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的拼接口是可相互配合的斜接口,所述半圆环形阻水圈本体的外侧面带有锯齿形结构。
本发明中的管道预留洞呈倒圆锥台状,其洞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后期 混凝土浇筑时可以减小对底模的作用力,倾斜的洞壁还增大了混凝土的结合面积,有利于提高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上翻式的止水结构可以延长渗水路径,提高了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粘贴在排水管外侧的阻水圈,一方面在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通过其外侧锯齿形结构来增大与混凝土的结合面积,减少渗漏,另一方面通过锯齿形结构可以延长渗水路径,增强阻水效果,提高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
为了提高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包括一沿管道预留洞周向设置的凹形部和一与所述凹形部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凹形部由所述凸起部和管道预留洞的洞壁形成;所述阻水圈的斜接口为45°斜接口。阻水圈采用45°斜接口,在拼接阻水圈时通过调整接口位置可以消除因管道制造公差而导致的阻水圈与管道粘接不紧密的弊端,保证阻水圈与管道粘接紧密。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所述凹形部和凸起部均为半径为5mm的半圆弧状结构。
同样为了提高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设置在距管道预留洞下端4cm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预留洞定位精度、改善止水效果、防止管根渗水的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模具本体、上盖、固定螺杆,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形呈倒圆锥台状,其下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上盖与模具本体的上端端面配合安装,所述模具本体在靠近其下端底面的位置设有向内的上翻式止水结构,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部设有定位固定孔,所述上盖上对应于模具本体底部的定位固定孔设有螺杆孔,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带有螺纹,其另一端带有钩头,所述固定螺杆分别穿过所述定位固定孔和螺杆孔,并且其带有钩头的一端位于模具本体的下部。
本模具使用时,先将固定螺杆带有钩头的一端穿过模板上已经设置好的定位孔,使其定位,然后将模具本体及上盖套装在固定螺杆上,并利用螺母使模具与模板固定在一起,通过固定螺杆对模具进行精确定位及固定。混凝土浇筑 后,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将模具拔出,形成具有上翻式止水结构的管道预留洞,且管道预留洞的洞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种结构的管道预留洞可以减小后期浇筑混凝土时对底模的作用力,并增大了混凝土的结合面积,延长了渗水路径,提高了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
为了保证洞口封堵后的抗渗性,所述上翻式止水结构设置在距模具本体下端4c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淋浴房
- 下一篇:一种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的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