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曲菌种、高活性成分功能性红曲粉的制法及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9473.7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3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林;谢凤娇;陈影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天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曲 菌种 活性 成分 功能 制法 制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曲菌种,命名为红曲菌TY728(Monascus rubei TY728),其于2014年7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363;还公开了采用该菌种制取低桔霉素高色价高活性成分的功能性红曲粉的方法及其制品,其包括制取菌种;菌种培养、接种、发酵;深层液态发酵;发酵后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红曲菌种,是经过特别培育而获得的微生物品种,适应液态发酵工艺、生命力强、代谢过程中不产或低产桔霉素;本发明采用上述菌种为发酵菌种,获得不含或低产桔霉素、高色价、高Monacolin K、高GABA等活性功能成分,其制法采用深层液态发酵,不产生污染、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性高,适宜规模化生产,达到国际卫生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曲菌种、采用液态发酵制备低桔霉素高色价高活性成分的功能性红曲粉的制法及制品。
背景技术
我国红曲菌种资源丰富,无论作为食用还是药用,红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红曲的潜在价值很大,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我们应积极利用红曲的药理研发新产品,尤其是洛伐他汀类在降低胆固醇方面的应用,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防治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同时,做好对桔霉素的检测工作,保证功能性红曲的安全问题。
自从在红曲中发现Monacolin K等活性物质后,日本等国利用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2种工艺生产、开发了非常丰富的红曲制品,特别是功能红曲制品,如红曲米、降血脂的功能红曲(含Monacolin K)、降血压的功能红曲(含GABA)以及红曲清酒、红曲梅酒、红曲米酒、红曲米醋、红曲酱油、红曲豆腐、红曲茶等等,大大拓宽了红曲的用途。1995年Blanc等人从红曲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出桔霉素后,应用研究的重点也就转入了桔霉素的控制方面。目前日本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桔霉素含量能控制在0.2mg/kg以下,目前日本产品标准已将桔霉素限量定为0.2mg/kg;而在我国,虽有少量相关研究报道,但在实际生产中桔霉素的控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现行国家标准也未将桔霉素作为卫生指标,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对国内生产的红曲产品桔霉素含量指标委托江南大学进行普查,发现大部份产品的桔霉素含量超出日本标准最低十几倍,最高达一百多倍,桔霉素已成为我国红曲申报JECFA进入欧美市场的技术瓶颈。
目前降低红曲产品中桔霉素的含量、开发辅助降脂降压的功能红曲产品,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产品的安全性,二是提高 Monacolin K、GABA等活性物质的含量,三是工业化生产的问题。加强开发无桔霉素或低桔霉素的具有降脂降压作用的功能红曲,延伸红曲产品的价值,是目前红曲产业的两个主要趋势和方向,也是国内红曲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发酵技术获得低桔霉素、高伽玛氨基丁酸、莫纳考林K等活性功能成分的低桔霉素高色价高活性成分的功能性红曲粉的制法及制品。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红曲菌种,命名为红曲菌TY728(Monascus rubei TY728),其于2014年7月31日保藏于湖北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363。
一种采用上述的菌种经液态发酵而制取低桔霉素高色价高活性成分的功能性红曲粉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取菌种:
制取红曲菌种作为发酵菌种;
(2)菌种经培养基培养:
将步骤(1)所制取的菌种分别用下列培养基培养:斜面培养基、种子液培养基、液态摇瓶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天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天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银锰矿中制取碳酸锰的工艺
- 下一篇: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