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催化二硫化碳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80338.4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竺宁;秦伟静;王留博;洪海龙;韩利民;解瑞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72 | 分类号: | C07D277/72;C07D27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二硫化碳 合成 巯基 噻唑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工业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2-巯基取代的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是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工业及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价值。在农业上,2-巯基苯并噻唑是合成除草剂苯噻草胺的中间体。在工业上,2-巯基苯并噻唑作为通用型橡胶硫化促进剂,广泛用于促进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硫化。在医药领域,2-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菌等功能,同时也可用作蛋白质酶抑制剂。此外,2-巯基苯并噻唑还用于制备杀真菌剂、氮肥增效剂、切消油和润滑添加剂、照相化学中的有机防灰化剂、金属腐蚀抑制剂等。因此,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2-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方法很多,有邻硝基氯苯法、苯胺法、硝基苯法、亚硝基苯法、苯并噻唑法、硝基苯和苯胺混合法、N-甲基苯胺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胺法、卤代苯胺法以及邻氨基苯硫酚法等,但这些方法大都反应时间长,产率不高,副产物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二硫化碳、邻卤苯胺与无机金属硫化物为原料,铜盐为催化剂,提供一种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高产率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新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具体方法是,将邻卤苯胺、无机金属硫化物以及铜盐催化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二硫化碳,于50-110℃下反应一定时间,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机酸,然后将反应混合液经过纯化处理最终得到产品。
所述的原料邻卤苯胺如下式,其中X为氯、溴与碘,R取代基为氢或单取代、多取代的卤素、苯氧基、C1-C6的烷氧基、三氟甲基、苯基、胺基、C1-C6的烷基及其组合;所述无机金属硫化物为九水硫化钠、无水硫化钠、九水硫化钾与无水硫化钾,所述原料在使用前无需处理。
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与乙醇,所用溶剂在使用前无需处理。
所述铜盐催化剂为氯化亚铜、碘化亚铜、醋酸铜,购买后可直接使用无需特殊处理。
所述反应原料摩尔比为:邻卤苯胺∶二硫化碳∶无机金属硫化物∶铜盐=1.0∶1.2-5.0∶0.3-2.0∶0.05-0.1。
反应完成后,需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稀盐酸酸化(1N-4N),然后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经过浓缩和纯化过程后得到产品。所述浓缩过程是采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等方法,如用旋转蒸发仪真空浓缩。所述的纯化过程是指柱层析或重结晶分离纯化技术。本发明合成得到的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反应式如下:
X=I,Br,Cl;Y=Na,K
本发明以邻卤苯胺、二硫化碳与无机金属硫化物为原料,利用无毒、价廉易得的铜盐为催化剂开发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所用原料价廉、无毒、无污染,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邻碘苯胺为原料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反应温度90℃)
在反应试管中加入0.50mmol(0.1095g)的邻碘苯胺、1.00mmol(0.2402g)的九水硫化钠和0.05mmol(0.0095g)的碘化亚铜,再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及2.50mmol(0.1904g)的二硫化碳,于90℃下搅拌反应8小时,TLC检测邻碘苯胺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mL4N的盐酸搅拌15min,然后将该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2小时后过滤除去干燥剂,最后减压蒸除二氯甲烷溶剂得到粗产物。粗产物进行柱层析分离(200-300目硅胶),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8∶1-2∶1),得到纯度大于99%的淡黄色粉末2-巯基苯并噻唑68.1mg,分离产率为81.5%,熔点为176-179℃。
实施例2、以邻碘苯胺为原料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反应温度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