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152.6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3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龚小芝;邱小云;刘正;童健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董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式 悬浮 污泥 过滤 装置 | ||
1.一种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为一圆柱体,罐体(1)的底部与罐底连接,所述罐底为一倒圆锥台体,其特征在于:
在罐体顶部设有排水口(200)和取样口(300),在罐体侧壁设有观察窗口(6),观察窗口(6)兼用作检修口,
在罐底的底面上居中设有排泥口,在排泥口旁边设有进水口(100),
排水管(4)与排水口(200)连接,
取样管(5)与取样口(300)连接,
排泥管(3)垂直插入排泥口,
进水管(2)与进水口(100)连接,
在罐体(1)内沿轴向设有污泥收集沉降桶(7),污泥收集沉降桶(7)的底部与排泥管(3)连接,
污泥收集沉降桶(7)的桶口朝上设置,在桶口上方设有刮泥板(8),
刮泥板(8)的上方设有固液分离折板(9),
罐体(1)的顶面设有出水堰(10),
所述排泥管(3)的竖直管段垂直插入排泥口,
进水管(2)盘绕排泥管(3)的竖直管段呈螺旋上升状,盘绕圈数>2圈,
进水口(100)处的进水管(2)的中心线与罐底的底面的夹角为20°~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台体形的罐底的圆锥顶角大于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台体形的罐底的圆锥顶角优选为110°~1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罐底的底面的直径为罐体直径的1/3~3/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口(200)和出水堰(10)间设有导流槽(11),出水从出水堰(10)收集流入导流槽(11),由排水口(200)通过排水管(4)排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的外径是罐底的底面直径的1/4~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观察窗口(6)的水平高度位于污泥收集沉降桶(7)的桶口及刮泥板(8)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沉降桶(7)的底部位于排泥管(3)的正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沉降桶(7)的桶底亦呈倒圆锥台体形,桶底的圆锥顶角的角度与罐底的圆锥顶角的角度一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桶底的底面距离罐底的底面的距离大于进水管(2)的内径,小于进水管(2)的内径的2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沉降桶(7)的高度为罐体(1)的高度的1/3~1/2;
桶底的底面的直径为桶体直径的1/3~3/5。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桶体的顶端设有外翻边,外翻角度小于9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泥板(8)距离污泥收集沉降桶(7)上边缘1~5cm的距离;
刮泥板采用弧形或内折线形,刮泥板旋转方向与水流旋转方向相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折板(9)至少设置两层,上层和下层交错布置,且盖满罐体横切面,
交错布置的原则为:从罐体上方俯视看不到固液分离折板(9)下方的刮泥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1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