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细胞接触式共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6234.4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姬云涛;屈长青;刘佳;邹逸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4 | 分类号: | C12M3/04;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236037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细胞 接触 培养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确切的说是一种体外细胞接触式共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物体内,细胞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微环境中,其间存在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信号,细胞对各种信号刺激做出响应,以实现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细胞与这种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来自周围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可溶性因子的各种复杂的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和生物电学信号。其中,细胞与细胞之间是通过直接接触或旁分泌可溶性因子而发生相互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建立更类似于体内环境的培养体系,尽可能使体外环境与体内环境相吻合,从而使细胞间能相互沟通信息,相互支撑生长增殖,人们在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细胞共培养技术。细胞共培养技术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共同培养于同一环境中,由于其具有更好地反映体内环境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细胞研究中。
目前,现有的细胞共培养体系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建立:
一是直接共培养体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按照一定比例同时或分别接种于细胞培养皿或板孔中,在同一培养环境中进行共同培养,不同种类的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常用的是细胞培养皿和不同孔径的细胞培养板,或者把细胞培养皿或板孔分割成不同空间,把不同细胞接种在底部。
二是间接共培养体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分别接种于不同的载体上,然后将这两种载体置于同一培养环境之中,使不同种类的细胞共用同一种培养体系而不直接接触,从而达到研究细胞的分泌或代谢产物对目的细胞生长、迁移、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细胞共培养装置不能满足不同形式和不同目的的培养。传统接触式共培养有的是不同细胞混养在一起,很难调控体系中同型与异型细胞间相互作用比例,且后期深入研究时也很难有效的把不同种细胞分离开,所以不好检测两类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有的细胞是生长在分割出不同空间的同一细胞培养皿或板孔中,由于细胞都是贴底壁生长,这种情况下只能实现不同细胞间分泌物质的交流,但并不能实现不同细胞间的实质性接触。就象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仅能部分模拟体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缺乏由异种细胞间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胞间作用。所以,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如何有效模拟体内微环境,调控不同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维持以及细胞间的相互影响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细胞交流更加充分,可以实现细胞实质性接触式共培养,细胞换液更加方便的体外细胞接触式共培养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该培养装置的使用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由培养盒体、盒底及盒盖组成,培养盒体的底端设有盒底,盒体的上端设有盒盖,培养盒体内设有细胞培养槽,所述的培养盒体设为圆锥陀螺形,其上端的直径大于底端的直径,细胞培养槽为圆桶形,圆桶的上下直径与培养盒体的盒底直径相同,培养槽的中部设有隔离膜,隔离膜为一具有通透性能的聚碳酸酯膜,固定于培养槽的中部将培养槽分隔为上下两个培养槽。
所述的隔离膜为聚碳酸酯膜,其孔径为3-8μm,能够使细胞的分泌物及各种营养因子及其他分子物质通过,而阻止细胞穿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先一是巧妙的运用了聚酸酯膜将培养槽分隔成上下培养槽,并在其上下的两侧分别接种,翻转后再置于细胞培养盒中,实现了细胞实质性的接触式共培养,便于研究一种细胞代谢物对另一种细胞的影响以及直接接触而导致的胞间作用;二是容易控制体系中不同细胞接种比例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比例,且后期深入研究时也很容易有效地把不同种细胞分离开,易于检测两类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三是两种细胞生长在细胞培养槽的聚碳酸酯膜两侧,取拿细胞培养槽方便易于细胞的换液工作,不易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细胞培养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细胞培养盒外形示意图;
图4为细胞共培养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中示出的培养盒体2的底端设有盒底1,盒体的上端设有盒盖3,培养盒体内设有细胞培养槽5,所述的培养盒体为圆锥陀螺形,其上端的直径大于底端的直径,细胞培养槽为圆桶形,圆桶的上下直径与培养盒体的盒底相同,细胞培养槽的中部设有隔离膜4,隔离膜为一具有通透性能的聚碳酸酯膜,隔离膜固定于培养槽的中部,将培养槽分隔为上下两个培养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学院,未经阜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6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孢洛德酵母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老陈醋的大曲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