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锡尾铁精矿和高有害元素贫杂矿配矿生产生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8628.3 | 申请日: | 2014-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元;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2B1/24;C22B1/16;C22B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锡尾铁 精矿 有害 元素 贫杂矿配矿 生产 生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色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成本低、工艺稳定、生铁低Si的以锡尾铁精矿和高有害元素贫杂矿配矿生产生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铁矿石资源日趋贫乏,拥有铁矿石资源已成为钢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另外,随着钢材市场的低迷运行,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减低生产成本,纷纷选用一些质量不是很高的矿石。由于我国铁矿资源具有单一矿种少、共伴生矿多的特点,多金属伴生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1/3;特别是品位低、有害元素含量高的贫杂矿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选矿和冶炼均存在较大的难题,只有很少一部分作为冶炼原料得以利用,难以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加强对多金属伴生铁矿,特别是提高本地化低成本高有害元素贫杂矿的利用率,是降低炼铁成本途径之一,也成为拥有低成本高有害元素贫杂矿的钢铁企业技术致胜关键。如申请人地处红河州蒙自市,周边无大型优质铁矿石矿床,铁矿石多为锡、铅、锌等伴生矿,且品位低,有害元素含量高(As、S、Pb、Zn含量高)。尤其是云锡尾矿,经过几百年的开发,目前锡尾矿数量达到2.1亿吨,含铁量近6000万吨,既占用了大片土地,成为环境公害之一,又造成大量铁矿资源的浪费。近年来,针对云锡尾矿矿石粒度细,平均粒径仅为30μm,且锡石大部分与铁矿物致密共生,连生体多,单体解离度差的特点,对锡尾矿矿选以提取铁精矿和锡精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云锡尾矿主要是复杂难选并伴生有害元素严重超标的褐铁矿,大量试验均证实矿选(包括强磁精矿、焙烧磁选精矿)得到的铁精矿中杂质含量只有SiO2和P的含量较低,其余有害杂质如As、Zn、Pb等随铁品位的提高还有所上升而严重超标,炼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不能作为炼铁原料,故而锡尾铁精矿炼铁并未得以深入研究,造成云锡尾矿中的铁成分未能获得开发利用。所以,对于只拥有高有害元素贫杂矿和就近大量锡尾矿的钢铁企业,不能或仅能利用很少比例的低成本铁矿石资源,而大量从其他地区调矿冶炼,不仅矿石成本高,而且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造成冶炼成本毫无竞争能力,大量锡尾矿的堆积还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工艺稳定、生铁低Si的以锡尾铁精矿和高有害元素贫杂矿配矿生产生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造堆混匀、配料制粒、烧结、破碎、冶炼工序,具体包括:
A、造堆混匀:以下矿粉按质量百分比:
锡尾铁精矿 2~5%
高有害元素贫杂矿 20~30%
合格矿 65~75%
各矿粉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将以上各矿粉混匀堆料不少于170层,然后切除堆端头和堆端尾得到堆中部的混匀料;
B、配料制粒:按质量百分比计将76.3~78%A工序得到的混匀料、7~9%的白云石、1~5%的石灰石、2.5~5%的生石灰、2.5~5%的燃料和0.024~0.03‰的SYP增效剂送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制粒,得到混合料;
C、烧结:将B工序得到的混合料送入烧结机台车并控制料层高度为600~700mm,在1100~1300℃点火温度条件下点火烧结,经常规工艺得到烧结矿;
D、破碎:将C工序得到的烧结矿经常规破碎、冷却后,按0.5~0.7kg/t烧结矿的量将浓度为0.012~0.018%的CaCl2溶液喷洒在烧结矿上;
E、冶炼:将D工序得到的烧结矿按1.3~1.4t/t生铁和按酸性矿0.6~0.7t/t生铁、焦炭0.52~0.57t/t生铁进入高炉,按风口进风面积0.2200~0.2350m3、热风压力0.315~0.330MPa、入炉风量2900~3300m3/min、热风温度1100~1200℃、氧气含量2500~5500m3/h、煤粉喷吹量130~160kg/t、矿石批重26.0~32.0t、焦炭批重7.00~7.50t的冶炼条件进行高炉冶炼,最后出铁得到合格低硅生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8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道省煤器管屏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范围旁路烟道型电站余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