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次多项式模型的锚杆承载力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1795.3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云;张涛;刘东辉;程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杨钦祥;董金国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次 多项式 模型 承载力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次多项式模型的锚杆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组建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与被测锚杆外露端自由段连接的锚杆拉力计、与所述锚杆拉力计连接的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被测锚杆外露端锚头上的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相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的计算机;
(2)建立三次多项式模型,记该三次多项式模型如式(A)所示,用线性回归法求解所述三次多项式模型参数;
(A)
其中,P代表锚杆所承受的静荷载,单位kN,S代表该静荷载下锚头位移,单位mm,a、b、c、d为4个待拟定参数;
已知位移S和静荷载P,用线性回归法求解三次多项式模型参数,具体过程如下:
1)一元变多元,令x1=S,x2=S2,x3=S3,y=P;
2)求取矩阵A,B,其中
,,
其中,,,,,, ()
n为x1、x2、x3或y中的数据个数;xij代表xi中各元素;
3)求取多项式参数矩阵C和参数c,其中
, ;
(3)使用步骤(2)建立的模型预测锚杆极限位移值Su和锚杆极限静荷载值Pu:
使用式(B)、(C)和(D)分别求出各极限位移值,判定这三个值是否为实数,其中为实数的最小极限位移值为最终的模型预测极限位移值Su,将其带入式(A),求得最终的模型预测极限承载值Pu;
(当a >0,b2-3ad >0时) (B)
(当a >0,b2-3ad ≤0时) (C)
(当a <0,b2-3ad >0时) (D)
(4)将步骤(3)所得极限位移值与已知的所有实测位移值进行对比:
1)若存在大于Su的实测位移数据,就对模型进行修正,具体方法为:
以预测的极限位移值Su作为分界点,实测位移S比Su小的阶段曲线使用步骤(2)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进行重新模拟,将此三次多项式阶段最后一对S和P的实测值对应的模拟值,以及已知实测位移S比Su大的阶段曲线的实测锚杆P和S的数据,按照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进行直线拟合,并强制所述直线过上述三次多项式阶段最后一对S和P的实测值对应的模拟值;重新模拟的三次多项式阶段曲线和拟合的直线阶段合起来即为最终模拟锚杆P-S曲线的三次多项式模型;
2)若不存在大于Su的实测位移数据,就将位移大于Su的阶段曲线使用通过(Su,Pu)点的一条水平线进行模拟,S小于Su的三次多项式阶段曲线和S≥Su的直线阶段合起来极为最终模拟锚杆P-S曲线的三次多项式模型;
(5)根据所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已知位移S,对锚杆承载力进行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7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