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鉴别法定麻黄药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6002.7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范琦;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光谱 鉴别 法定 麻黄 药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快速、准确鉴别法定麻黄药材,属于中药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麻黄药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及支气管哮喘。
麻黄药材的分布广泛,种类很多。仅我国就至少出产12种及4个变种麻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不同种类麻黄药材的形态、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差异较小,采用形态学鉴别方法与组织学鉴别方法均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鉴别。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则存在样品处理复杂、分析时间长、使用化学试剂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法定麻黄药材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基于含氢基团振动跃迁的合频和倍频吸收的近红外光谱法(NIRS),是一种快速、易用、无污染的检测方法,与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相结合,可进行药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发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别法定麻黄药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准确鉴别法定麻黄药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麻黄样品的收集及制备;
(2)采集麻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
(3)选择最优的光谱前处理方法;
(4)选择最优的建模光谱范围;
(5)基于麻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鉴别法定麻黄的校正模型;
(6)评价所建校正模型的性能;
(7)以相同方法采集和处理待分析麻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用所建校正模型鉴别其是否为法定麻黄。
所述步骤(1)中收集的法定麻黄样品可为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非法定麻黄可为但不限于丽江麻黄及本发明所用的伪品麻黄样品;样品制备方法可为但不限于粉碎、过筛。
所述步骤(2)中近红外光谱的测量仪器可为但不限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光谱测量模式可为但不限于漫反射模式;测量参数可为但不限于光谱扫描范围、扫描次数和分辨率。
所述步骤(3)中光谱数据前处理的方法可为但不限于未处理、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则变换(SNV)、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Savitzky-Golay平滑(SGS)、Norris平滑(NDS)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4)中建模光谱范围的选择方式可为但不限于软件自动选择、人工选择、软件自动选择与人工选择相结合。
所述步骤(5)中麻黄样品的校正模型建模方法可为但不限于判别分析法(DA)。
所述步骤(6)中评价所建DA模型性能的参数可为但不限于校正集正判率和预测集正判率。
所述步骤(7)中采用所建立校正模型鉴别未知麻黄样品时,未知麻黄样品所用的光谱测量参数、光谱前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的选择均应与建模样品一致;建模过程中所用的计算软件可为但不限于美国Thermo公司的TQAnalyst软件。
本发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法鉴别法定麻黄药材。该方法快速、准确、无污染,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麻黄药材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图2法定麻黄药材的DA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该实施例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1.麻黄样品的收集及制备
收集法定麻黄样品,包括31批草麻黄、4批中麻黄、1批木贼麻黄;收集非法定麻黄样品,包括3批丽江麻黄和2批伪麻黄。分别将其粉碎,过80~100目筛。
2.麻黄样品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仪器:AntarisII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Fisher)。该仪器配置有铟镓砷检测器和积分球附件,信号采集软件为Result3.0。
光谱测量条件:扫描范围10000~4000cm-1,扫描次数64次,分辨率4cm-1,样品厚度20mm。每次扫描样品前均采用相同参数扫描并扣除背景。每批麻黄粉末样品被重复装载和测量5次。
测得麻黄药材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如图1所示。
3.DA鉴别法定麻黄药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6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