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气缸盖和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1566.5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M.克洛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婷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缸盖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气缸盖和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该气缸盖带有至少一个排放通道(4),其通过金属板罩壳(1)形成,围绕该金属板罩壳(1)铸造气缸盖。根据本发明设置成,所有的排气通道(4)和排气歧管(5)通过以铸造的方式位于气缸盖中的金属板罩壳(1)形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单件式金属板罩壳(1)或者金属板罩壳的单个的罩壳部件(2,3)首先至少部分区段地设有覆层(8)和/或者一定结构,然后插入到铸模中并且最后由铸造材料以围绕单件式金属板罩壳(1)或者金属板罩壳的单个的罩壳部件(2,3)铸造的方式形成气缸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该气缸盖带有至少一个排放通道,该排放通道通过金属板罩壳(Blechmantel)形成,其中围绕该金属板罩壳铸造(umgiessen)气缸盖。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单件式金属板罩壳或者金属板罩壳的单个的罩壳部件集成到气缸盖中。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装置从出版文件DE 33 15 988 A1中已知。该出版文件描述了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该气缸盖带有至少一个排放通道,该排放通道通过以铸造的方式插入(eingiessen)到气缸盖中的金属板罩壳形成。在以铸造的方式插入的金属板罩壳和气缸盖的铸体之间设置隔热的层。该隔热的层能够通过在铸造前给金属板罩壳施加陶瓷材料(例如通过喷涂)而形成。
上述类型的方法从出版文件DD 290 705 A5中已知。该出版文件描述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气体引导通道的陶瓷的衬里(Auskleidung)。陶瓷的衬里引起流动通过排气管的排气的良好的隔热。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衬里,即衬里附加地插入到已铸造的气缸盖中。衬里借助于高温稳定的粘合材料固定在气缸盖的铸造材料处。
此外由出版文件DE 10 2009 046 003 A1和DE 10 2007 034 609 A1以及DE 102006 008 010 A1已知预陶瓷化(prekeramisch)聚合体的应用。该预陶瓷化聚合体施覆到工件上并且通过加热转化成无定形的或者结晶的陶瓷。
排气歧管是内燃发动机的排气设备的构件。通常排气歧管直接与发动机尤其与发动机的气缸盖连接。排气歧管用作为集流管并且将发动机燃烧室的各个排放通道联合成共同的排气管。在排气歧管集成在气缸盖中时气缸盖所需的强力的冷却也作用到排放通道上并且尤其作用到排气歧管上。由于在排气歧管集成在气缸盖中时排气更长地停留在气缸盖中,因此排气相应地被冷却。然而为了布置于在排气歧管和排出系统(Auspuff)之间的排气管路中的催化器和/或者涡轮增压器的运行高的排气温度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标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改进开头提及的类型的装置和方法。
该目标利用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来解决。所述气缸盖带有多个排放通道和集成在所述气缸盖中的排气歧管,所述排放通道通过正好一个金属板罩壳形成,其中,围绕该金属板罩壳铸造所述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排放通道至少部分区段地并且所述排气歧管通过以铸造的方式位于所述气缸盖中的所述一个金属板罩壳形成,其中,所述排气歧管用作为集流管并且将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的各个排放通道联合成共同的排气管,其中,所述金属板罩壳由多个罩壳部件装配而成,其中,一罩壳部件是金属板罩壳的上半壳,而另一罩壳部件是金属板罩壳的下半壳,并且其中,每个半壳与排放通道或者排气歧管的横截面的另外一半相关联。
因此根据本发明设置这样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即对于该气缸盖而言所有的排放通道至少部分区段地并且排气歧管通过金属板罩壳形成,其中围绕该金属板罩壳铸造气缸盖。据此可实现,利用具有更小的导热能力且相对侵蚀性的排气具有高稳定性的材料创造由排放通道和排气歧管形成的排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1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