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险杠构造体以及保险杠缓冲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3930.1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7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成一;津吉恒武;志镰隆广;梶原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C22F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构造 以及 缓冲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保险杠构造体,其包括:保险杠缓冲梁,其由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构成,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接受了塑性加工,在塑性加工后整体接受了时效硬化处理;以及一对保险杠托架,其接合于所述保险杠缓冲梁的两端部,该保险杠构造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缓冲梁的接受了塑性加工的位置在塑性加工前接受回归处理,该回归处理的热影响部分产生在保险杠托架的接合位置,在所述保险杠缓冲梁形成有与所述接合位置重叠的硬度降低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缓冲梁包括与车身宽度方向平行的中央部、向车身侧弯曲的两端部以及连接所述中央部与两端部的弯曲部,所述接合位置以及硬度降低区域存在于所述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降低区域中的最小硬度的位置存在于所述接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降低区域中的最小硬度的位置存在于所述接合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由JIS7000系铝合金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由JIS7000系铝合金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由JIS7000系铝合金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由JIS7000系铝合金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降低区域的维氏硬度的最小值与回归处理中的非热影响部分的维氏硬度之差为20Hv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降低区域的维氏硬度的最小值与回归处理中的非热影响部分的维氏硬度之差为20Hv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降低区域的维氏硬度的最小值与回归处理中的非热影响部分的维氏硬度之差为20Hv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险杠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降低区域的维氏硬度的最小值与回归处理中的非热影响部分的维氏硬度之差为20Hv以上。
13.一种保险杠缓冲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的T1调质件来成形保险杠缓冲梁,对所述保险杠缓冲梁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实施回归处理,此时在保险杠托架的接合位置产生热影响部分,对实施了回归处理的区域实施冷塑性加工,之后对所述保险杠缓冲梁整体实施时效硬化处理,在所述保险杠缓冲梁形成与所述接合位置重叠的硬度降低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杠缓冲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缓冲梁包括与车身宽度方向平行的中央部、向车身侧弯曲的两端部以及连接所述中央部与两端部的弯曲部,所述硬度降低区域存在于所述两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杠缓冲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由JIS7000系铝合金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险杠缓冲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型铝合金挤压件由JIS7000系铝合金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39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制动装置
- 下一篇:汽车及其语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