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蛋白质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的方法和试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6258.1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2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明;谢中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07K14/435;C07K14/39;C07K16/18;C07K16/14;G01N33/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辛;李炳爱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蛋白质 赖氨酸 羟基 丁酰化 方法 试剂 | ||
1.一种分离的包含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的多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多肽来源于一种组蛋白或其片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组蛋白来源于一种有机体,包括人类,鼠类,酵母(S.cerevisiae),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果蝇(D.melanogaster)或线虫(C.elegan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和多肽序列名称编号:29-102中所选的序列相比至少有70%的相似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多肽包含选自多肽序列名称编号:29-102中包括的序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多肽的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的N端和C端两侧每侧应各包含至少两个氨基酸残基。
7.一种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其特征在于:该试剂能特异性结合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其中所述的多肽包括一种选自多肽序列名称编号:29-102中包含的序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其中所述的亲和试剂与多肽的结合取决于3-羟基丁酰化的赖氨酸,而不是取决于该赖氨酸位置N端和C端两侧的多肽序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其中所述的亲和试剂与多肽的结合共同取决于3-羟基丁酰化的赖氨酸,以及该赖氨酸位置N端和C端两侧的多肽序列。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该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是一种蛋白质。
12.一种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一种含一个3-羟基丁酰化的赖氨酸,并且该赖氨酸位置的N端和C端两侧至少各包含两个以上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去筛选蛋白文库。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该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是一种抗体。
14.一种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制备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一种含一个3-羟基丁酰化的赖氨酸,并且该赖氨酸位置的N端和去C端两侧至少各包含两个以上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去免疫宿主。
15.一种在蛋白或其片断中检测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能够特异性结合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肽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与蛋白或其片断相接触,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以此与蛋白或其片断形成结合复合体,并且
(b)检测该结合复合体,其中所述的结合复合体的存在即表明检测到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在该蛋白或其片断中存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是一种蛋白。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是一种抗体。
18.一种检测样品中蛋白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检测样品中的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
19.一种用于检测蛋白片断中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包含能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肽特异性结合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
20.一种用以分离含3-羟基丁酰化赖氨酸的多肽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包含能够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肽特异性结合的、分离的赖氨酸-3-羟基丁酰化特异性亲和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2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