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7246.0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农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N6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张信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柑橘 黄龙 微生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二株或二株以上的菌进行复合得到的复合菌种以及基质;其中,所述复合菌种包括:主体菌类和辅助菌类,所述主体菌类的数量占比为60~90%,所述辅助菌类的数量占比为10~40%;所述主体菌类为:放线菌;所述辅助菌类为:植物杆菌或根瘤菌;
所述基质为:包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泥土,其中,所述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以ppm计如下:
锂0.05~5、硼0.1~15 、镁5~15 、硅5~15 、硫10~30 、钙50~100 、钛0.1~3 、铁50 ~100 、铜5~15 、硒0.1~3 、鉬0.5~5 、钍0.05~5 、钠5~30 、铝0.5~5 、磷0.5~5 、钾5 ~30 、钒0.1~3 、锰0.5~5 、鈷0.1~3 、锌10~30 、锆0.1~3 和铈0.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具体为:泥碳土、糖泥、污泥或淤泥中的任意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具体为:美国的密西里游动放线菌、抗生链霉菌、金霉素链霉菌、链霉菌或委内瑞拉链霉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杆菌具体为:枯草芽孢杆菌、玉米枯萎病杆菌、稻黄杆菌或甘兰黑腐病杆菌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根瘤菌具体为:豇豆根瘤菌或苜宿根瘤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种还包括:化学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含量为:0.5~10ppb ;所述化学诱变剂具体为:烷化剂、碱性类似物或Y啶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主体菌类和所述辅助菌类的菌株分别放入实验室培养基培养扩大,其中,所述培养基放在无菌密闭变温环境,温度变化在1℃~40℃之间,PH值变化在4~10之间,对所述培养基进行震荡操作和增氧操作得到主体菌类的菌液和辅助菌类的菌液;所述震荡操作具体为:连续振荡3天、间断振荡1天和停止振荡3天;
将所述主体菌类的菌液和所述辅助菌类的菌液分别放入灭菌的培养基的种子罐,所述种子罐为无菌密闭变温环境,温度变化在1℃~40℃之间,PH值变化在4~10之间,对所述种子罐进行增氧操作得到主体菌类的增殖菌液和辅助菌类的增殖菌液;、
将所述主体菌类的增殖菌液和所述辅助菌类的增殖菌液分别放入装有经过灭菌的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再次增殖,所述发酵罐为无菌密闭变温环境,温度变化在1℃~40℃之间,PH值变化在4~10之间,对发酵罐连续曝气5天得到浓度达标的主体菌液和辅助菌液,其中,所述曝气的气液比为:100:1;
对所述基质进行高温灭菌后,将所述浓度达标的主体菌液和辅助菌液分别放入高温灭菌后的基质搅拌均匀得到初始微生物菌剂;
将所述初始微生物菌剂放入密闭无菌、调温调湿、通风、翻动的转动床上固体发酵三天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成品微生物菌剂定量称量装袋,然后真空封口包装后低于15℃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制造方法具体为:将在泥碳土、糖泥、污泥或淤泥中的任意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中加入矿物质成分,所述矿物质成分具体为:浮石粉、蛭石粉、粉煤灰粉、矿渣粉、冶炼渣粉等矿物质成分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制造方法具体为:
将在泥碳土、糖泥、污泥或淤泥中的任意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中加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元素成分的人造固体化合物或水溶液来获得基质。
10.一种采用上述微生物菌剂进行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植株周围土壤挖3~4个能见到须根的土坑或环沟,往坑里或环沟按每棵施100~500克的量施入上述微生物菌剂;
往坑里或环沟在加入有机肥后,浇水盖土,保持土壤润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农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农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年人用智能手表
- 下一篇:一种传统手表与智能手表合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