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07246.0 申请日: 2014-08-18
公开(公告)号: CN104230523A 公开(公告)日: 2014-12-24
发明(设计)人: 陈民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农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A01N63/00;A01P1/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代理人: 张信宽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治 柑橘 黄龙 微生物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作为世界第一大水果,全世界年产量1亿吨,种植面积1亿亩。有140个国家和地区栽培柑橘,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中国及地中海沿海国家;2002年世界柑橘贸易额达82多亿美元,是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贸易农产品

黄龙病(英文:Huanglongbing,英文简称:HLB)是威胁柑橘产业生存发展的毁灭性病害,目前,我国种植柑橘橙的19个省区已有11个遭受黄龙病危害,受害面积占栽培面积的80%以上,产量占85%左右,据《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橙树50%患黄龙病,而且不断蔓延,预计再过十年该州价值90亿美元的柑橘业将被彻底毁掉。

黄龙病被发现已近100年,对其危害的研究日渐深入,普遍认为黄龙病的病原是一种类菌体,由一种飞木虱传播,其对人体是无害的。但直至今日,全世界都认为黄龙病“可防可控不可治”,因为没有找到一种治理黄龙病的有效药物,中国官方鼓励的防控办法是从培育无菌苗开始,把病树砍伐挖根烧毁以清理果园,控制其蔓延。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去年2月,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0位科学家聚集在奥兰多开会讨论如何应对黄龙病,尽管人们为研究这种病害已投入8000万美元,但科学家仍然不知道如何消灭病菌或把它从树木上消除”。

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黄龙病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其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治疗黄龙病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二株或二株以上的菌进行复合得到的复合菌种以及基质;其中,所述复合菌种包括:主体菌类和辅助菌类,所述主体菌类的数量占比为60~90%,所述辅助菌类的数量占比为10~40%;所述主体菌类为:放线菌;所述辅助菌类为:植物杆菌或根瘤菌;

所述基质为:包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泥土,其中,所述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以ppm计如下::

锂0.05~5、硼0.1~15 、镁5~15 、硅5~15 、硫10~30 、钙50~100 、钛0.1~3 、铁50 ~100 、铜5~15 、硒0.1~3 、鉬0.5~5 、钍0.05~5 、钠5~30 、铝0.5~5 、磷0.5~5 、钾5~30 、钒0.1~3 、锰0.5~5 、鈷0.1~3 、锌10~30 、锆0.1~3 和铈0.01~2。

可选的,所述泥土具体为:泥碳土、糖泥、污泥或淤泥中的任意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可选的,所述放线菌具体为:美国的密西里游动放线菌、抗生链霉菌、金霉素链霉菌、链霉菌或委内瑞拉链霉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植物杆菌具体为:枯草芽孢杆菌、玉米枯萎病杆菌、稻黄杆菌或甘兰黑腐病杆菌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根瘤菌具体为:豇豆根瘤菌或苜宿根瘤菌。

可选的,所述复合菌种还包括:化学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含量为:0.5~10ppb ;所述化学诱变剂具体为:烷化剂、碱性类似物或Y啶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主体菌类和所述辅助菌类的菌株分别放入实验室培养基培养扩大,其中,所述培养基为无菌密闭变温环境,温度变化在1℃~40℃之间,PH值变化在4~10之间,对所述培养基进行震荡操作和增氧操作得到主体菌类的菌液和辅助菌类的菌液;所述震荡操作具体为:连续振荡3天、间断振荡1天和停止振荡3天;

将所述主体菌类的菌液和所述辅助菌类的菌液分别放入灭菌的培养基的种子罐,所述种子罐为无菌密闭变温环境,温度变化在1℃~40℃之间,PH值变化在4~10之间,对所述种子罐进行增氧操作得到主体菌类的增殖菌液和辅助菌类的增殖菌液;、

将所述主体菌类的增殖菌液和所述辅助菌类的增殖菌液分别放入装有经过灭菌的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再次增殖,所述发酵罐为无菌密闭变温环境,温度变化在1℃~40℃之间,PH值变化在4~10之间,对发酵罐连续曝气5天得到浓度达标的主体菌液和辅助菌液,其中,所述曝气的气液比为:100:1; 

对所述基质进行高温灭菌后,将所述浓度达标的主体菌液和辅助菌液放入高温灭菌后的基质搅拌均匀得到初始微生物菌剂;

将所述初始微生物菌剂放入密闭无菌、调温调湿、通风、翻动的转动床上固体发酵三天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农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农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