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发芽米生产γ-氨基丁酸米制品的方法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7712.5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明;陈芸;熊善柏;赵阿丹;丁俊胄;李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85 | 分类号: | A23L1/185;A23L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发芽 生产 氨基 丁酸 米制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为2013101538534。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与稻米深加工技术领域有关,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发芽米生产γ-氨基丁酸米制品的方法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的稻米生产、消费大国,传统加工的普通糙米营养丰富,但由于口感及消化吸收率较差而长期不能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稻米加工水平的提高人们主食精白米,但其原稻米60%以上的营养素被损失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不仅要求稻米有好的食味品质,而且更加重视稻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发芽糙米在保留糙米丰富的营养成分基础上,又能大大提高其营养价值特别是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可有效地改善其口感。因此,可以糙米为原料生产高γ-氨基丁酸的功能性米及其他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营养、功能食品的需求。
γ-氨基丁酸(GABA),它是一种非蛋白质组成的天然氨基酸,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有GABA存在。GABA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介导了40%以上的抑制性神经传导。GABA具有镇定、抗焦虑,降血压,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改善神经机能,增进肝功能、活化肾功能,预防及治疗癫痫病等作用。发芽米中γ-氨基丁酸丰富,长期食用此类食品能改善酸性体质,排泄细胞内酸性物质,恢复受酸性物质污染的细胞活性,从而使人体酸碱平衡的调整变得简单,所以发芽米及其他产品也是糖尿病人的首选食品。
如今,糙米发芽积累γ-氨基丁酸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赵思明等(一种活性发芽糙米的生产方法及产品.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283754)以新鲜糙米为原料,清洗消毒后加入添加有乳酸钙、赤霉素、植酸酶、纤维素酶和维生素C的营养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10-40℃,浸泡时间为10-36h;沥水后置于10-40℃,相对湿度为50-90%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时间为10-36h,使其发芽,至芽长约0.5-1.2mm时先用40-55℃热风干燥0.5-3h,再用2-10w/g微波干燥2-10min,控制发芽后糙米含水量至15%以下,包装得到活性发芽糙米。熊善柏等(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米制品及其生产方法.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352216)以籼稻或粳稻糙米为原料,利用发芽糙米中的谷氨酸脱羧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生产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营养米制品,成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则高达1400mg/100g(干计)。公开号为CN101352216的文献报道的糙米发芽时间长,没有进行催芽,不能有效激活发芽过程中糙米体内酶的活性,且产品形式限于米羹。公开号为CN101283754的文献利用营养液浸泡催芽,能激活糙米体内酶活性,但糙米发芽后没有经过生物转化处理,存在转化效率低的问题,且产品单一。
目前,市场上的米制品、方便食品、饮料、糕点等以大米为原料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精制大米。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用精制大米生产系列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食品“更健康更营养”的要求。另一方面,关于发芽米的研究已经较深入及糙米发芽积累γ-氨基丁酸的工艺技术已经成熟,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原料的营养价值,优化技术工艺来提高、改变产品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和产品营养保健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发芽米生产γ-氨基丁酸米制品的方法的应用,本发明以水稻制得原料糙米,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生产具有特殊甜香味的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米制品方法的应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发芽米生产γ-氨基丁酸米制品的方法的应用,其应用步骤如下所述:
1)原料的清洗消毒:将新收获的水稻通过砻谷和谷糙分离方法得到原料糙米,去除碎粒、霉变粒和异色粒,用0.05%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原料,并用自来水反复清洗;
2)发芽米制备:按原料糙米与0.01-0.25%浓度的氯化钙溶液的体积比为4:1浸泡原料糙米,浸泡温度为25-35℃,浸泡时间为3-6h,之后用自来水清洗,将清洗好的原料糙米平摊在能沥水的网盘或网带上,置于培养室内培养使其发芽,培养室温度为25-35℃,培养时间为36-48h,培养方式为水雾方式(例如采用常用的家用加湿器处理),保持室内相对湿度为90-99%,用自来水清洗培养料2-5次,得到发芽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