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甘子果酒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余甘子果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2590.9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宋国彬;张弘;陈晓鸣;张雯雯;郑华;甘瑾;李坤;侯彬;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 |
地址: | 65022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甘子 果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制备果酒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余甘子果酒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属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果 实又名庵摩勒、米含、望果、油甘子、滇橄榄等,因初食时味酸涩,食用后回味 甘甜爽口,所以取名为余甘子。余甘子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在南部地区,云南 省分布面积最大,自然群落资源蕴藏量约有2万公顷之多。余甘子树生长于海拔 200至2300米的山地疏林,多见于日照强烈的向阳处,耐旱耐瘠,适应性极强, 可在树上挂果保险6-8个月之久。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余甘子超高光防护能力 与超强抗氧化力。余甘子是一种常用藏药,在《藏药标准》所载的209种藏药成 药中,含余甘子的有72种,占总数的25%,卫生部药品标准所载200种成药中, 含余甘子的有59种,占29%。余甘子的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 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 乏症。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
余甘子果实含有丰富的鞣质,含量高达45%,包括没食子酸、鞣花酸、葡萄 糖没食子鞣质、余甘子酸、余甘子酚、D-葡萄糖等22种成分;余甘子果实中含 有黄酮类化合物,1994年日本学者用甲醇和水提取余甘子果实,从中得到槲皮 素,山奈酚-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无色飞燕草素。余甘子果实 中包含生物碱类,1976年,Ram等从余甘子中分离出了生物碱zeatin。余甘子果 实含有萜、甾醇和苷类,包括二萜类、没药烷型倍半萜类及苷类、2-羧甲基酚 -1-O-D-吡喃葡萄糖苷及2,6-二甲氧基-4-(2-羟乙基)酚-1-O-D-吡喃葡萄糖苷等。 余甘子果实中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 素pp等,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达0.6-0.92%,是苹果的160倍,柑橘的100 倍,具有高效的美白力。余甘子果实中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需的8种氨 基酸,总含量达185mg/100g。余甘子果实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苹果丰 富,主要有硒、锌、钙、磷、铁、钾等。这些丰富的营养物质使余甘子具有抗炎、 抗氧化、抗衰老、保肝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解毒作用等,具有非常大的药用价 值。
由于余甘子具有突出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对余甘子进行研究开发,制成 药物和保健品,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目前,余甘子的应用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美容产品,余甘子能滋润皮肤,增加肌肤弹性,延缓肌肤衰 老,营养毛发,促进细胞代谢,淡化色素沉着,对雀斑、黄褐斑等具有防治作用。 作为防腐剂,余甘子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活性,其抗氧活力高于合成抗氧剂。 食品加工,余甘子即使经过太阳暴晒、烘烤、高压灭菌等高温处理,维生素C 也能大部分保留,所以能在深加工过程中保留营养成分,发挥食补作用。余甘子 类的食品主要包括余甘子饮料、果脯和余甘子粉,主要都是对余甘子的果实进行 加工。
在制备余甘子饮料的过程中,余甘子果渣是果实榨汁后的副产物,里面仍含 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现在的工艺中全部被当做废弃物处理,使其中大量纤维类 成分、淀粉浪费,又由于其中含有部分Vc、单宁等营养物质,非常适合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很容易发霉变质,污染环境。将其闲置浪费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又污 染了环境。本发明以余甘子果渣中为原料,通过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使其进行 糖化,通过酿酒酵母对糖化原料进行发酵,制得余甘子果酒,为余甘子果渣的利 用,新增了另一条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余甘子果渣的资源浪费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余甘子果渣 发酵制备果酒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余甘子果酒,所得的余甘子果酒酒精产量 高,含有丰富的黄酮、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满足果酒规定的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甘子果酒的制备方法,是对粉碎后的余 甘子果渣进行发酵处理;其中,所述余甘子果渣为余甘子果实榨汁后的固体产物。
其中,所述发酵处理的温度为20-30℃,优选为24.5-25.5℃;发酵时间为6-9d, 优选为7-8d。
特别是,所述粉碎后的余甘子果渣的粒度≤80目(即-80目),也就是说粉 碎后的余甘子果渣粉末能够通过80目筛,优选为-80~+100目,即粉碎后的余甘 子果渣粉末能从80目的网孔漏过而不能从100目的网孔漏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2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寿保健酒
- 下一篇:一种具有健肤、祛痘功能的香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