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竹纤维/聚合物复合高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1483.2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豹;张祖华;陈清海;蒋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28;C08F283/10;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L51/08;C08L97/02;C08L7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1144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竹纤维 聚合物 复合 韧性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改性竹纤维/聚合物复合高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高韧性混凝土由水、含改性竹纤维的环氧树脂增韧乳液、聚氨酯增韧乳液、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细集料、碎石和减水剂组成;各组分的配比如下:
水 140-170 kg/m3;
含改性竹纤维的环氧树脂增韧乳液 25-30 kg/m3;
聚氨酯增韧乳液 20-25 kg/m3;
水泥 390-420 kg/m3;
粉煤灰 35-55kg/m3;
矿渣粉 25-35 kg/m3;
细集料 600-750 kg/m3;
碎石 1000-1100 kg/m3;
减水剂 3-6.5 kg/m3;
所述环氧树脂增韧乳液中含改性竹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为5-1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竹纤维/聚合物复合高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竹纤维是将经活化处理的竹粉加入到含有偶联剂的水溶液中,搅拌0.5 h后升温至50-52℃,再搅拌7-10 h,过滤后将竹粉置于工业离心机中,500 r/min离心10 min,再将竹粉在50-55℃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在25-30℃下将竹粉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装入高速混合机中,260-300 r/min混合2-3 h后升温至108-110℃,再在400-450 r/min下混合5-8 min后,放入冷混锅中冷却,待温度降到45℃时放料,得到初混料;再将初混料置于温度为160-170℃、转速为50-60 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0.5 h后挤出,得到混炼料后,将混炼料粉碎处理,即得到粒度为50-70目的改性竹纤维;
所述活化处理是将粒径为40-80目的竹粉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处理5h,然后用水将竹粉洗至中性,过滤后将竹粉置于工业离心机中,1500r/min离心20 min,再将竹粉在55-58℃下干燥12小时;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竹纤维/聚合物复合高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改性竹纤维的环氧树脂增韧乳液是在20~25℃下,将环氧树脂和三苯基膦加入正丁醇中,在0.5 h内边搅拌边升温至83℃,再在83-85℃下继续搅拌1 h;然后在83-85℃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有甲基丙烯酸-2-磺酸乙酯、丙烯酸-β-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丙酮溶液,滴加过程用时2-3 h,滴加完毕后在83-85℃下继续搅拌1 h;再加入含四丁基溴化铵的丙酮溶液,升温至105-107℃搅拌2-3 h,然后降温至55-60 ℃,边搅拌边滴加含N,N-二甲基乙醇胺的水溶液,滴加过程用时1 h,再用氨水将乳液的pH调节至8;最后,在25-30℃下将改性竹纤维加入到乳液中,搅拌2 h即得;
所述氨水为含氨质量分数为25-28%的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14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