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哌卡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效果的优化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7391.5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6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陈国忠;黄爱文;宋洪涛;杨建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31/445;A61K47/34;A61P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罗哌卡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效果 优化 实验 | ||
1.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罗哌卡因游离碱与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作为有机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1.5%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水相,并将所述有机相缓慢滴加入所述水相之中在0-5℃条件下超声处理得到白色乳液,其中所述有机相中的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为35-75mg/ml,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为5-17mg/ml,所述有机相与所述水相的油水体积比为0.05-0.1;
(B)将所述白色乳液在30-40℃条件下蒸发除去有机相后得到淡蓝色乳光悬浮液;
(C)将所述淡蓝色乳光悬浮液离心分离得到沉淀,并将所述沉淀洗涤、超声分散、真空冷冻干燥后即得罗哌卡因纳米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罗哌卡因游离碱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罗哌卡因盐酸盐溶于水制成饱和水溶液,加入氨水得到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洗涤后干燥即得罗哌卡因游离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其中所述有机相中的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为35-65mg/ml,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为5-15mg/ml,所述有机相与所述水相的油水体积比为0.08-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白色乳液进行蒸发操作时采用旋转蒸发仪,操作时间为1-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超声分散时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17%的甘露醇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真空冷冻干燥的时间为10-15h。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罗哌卡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罗哌卡因纳米粒。
8.一种罗哌卡因纳米粒的效果优化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Design Expert8.05软件进行星点-效应面优化设计,将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X1)、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X2)与油水体积比(X3)经过单因素实验后的最优值填入星点设计因素水平表的相应处;
(B)然后由上述软件自动安排出实验次数以及每次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与油水体积比的数值,完成上述实验并计算出每次实验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罗哌卡因纳米粒的粒径;
(C)根据以下公式对上述每次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考察指标OD的数值,OD=b0+b1X1+b2X2+b3X3+b12X1X2+b23X2X3+b13X1X3+b11X12+b22X22+b33X32,其中X1-X3代表影响因子,b0代表截距,b代表各影响因子的系数;
(D)将每次实验计算得出的载药量、包封率、罗哌卡因纳米粒的粒径以及考察指标这四个数值填入软件中的实验结果表格中,所述软件根据效应面优化设计自动分析结果得出载药量、包封率、罗哌卡因纳米粒的粒径以及OD值这四个指标最优条件下的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与油水体积比的具体数值;
(E)将用优化后的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与油水体积比的具体数值制备出的罗哌卡因纳米粒进行形态学研究以及体外释放分析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73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