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及植物脱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3151.6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升;肖伟;李玲;陈修德;宁昕;侯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热力 脱毒 装置 植物 方法 | ||
1. 一种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培养室Ⅰ、下部培养室Ⅱ、连接器、隔热片、可控温加热装置,培养室Ⅰ、Ⅱ通过连接器上下连接,隔热片设置在连接器内,将上下培养室Ⅰ、Ⅱ隔开,可控温加热装置设置在上培养室Ⅰ外围,上培养室Ⅰ顶部设置有通气孔,隔热片设置有植株通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孔为带有滤膜的圆形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温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罩、温度传感器、螺旋电热线组成,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培养室Ⅰ内,电热线螺旋套置在上培养室Ⅰ外围,保护罩套置在电热线外围,保护罩为中空筒状结构,其上部设置有横梁,电热线两端部固定在横梁底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上培养室Ⅰ顶端,保护罩、电热线通过横梁固定设置在上培养室Ⅰ顶端,电热线与上培养室Ⅰ瓶壁及保护罩内壁无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培养室均为一端开口的透明培养瓶,上、下用培养瓶开口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器为中空,内设置有上螺纹、下螺纹的筒状连接装置,上下培养室Ⅰ、Ⅱ可与连接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片可分拆组装,隔热片可分为相互对接的两部分,植株通过孔的圆心设置在对接线上,隔热片外径与下培养室Ⅱ瓶口外径相同,其放置在下培养室Ⅱ瓶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片为两半圆插接而成,两半圆直径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条和插槽,其中一个半圆的插条可插接在另一半圆的插槽内,隔热片两部分对接后,中间对接线处有多个圆形的植株通过孔,隔热片分离后植株通过孔也分离成两个半圆,植株通过孔内设置有软性防挤压垫,沿隔热片半圆对接线分成两个小半圆,植株通过孔内两个半圆型软性防挤压垫可对接密封植株通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温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度变送器、A/D转换模块、中央控制系统模块、加热部件、电源模块组成,温度传感器模块通过线路与上培养室Ⅰ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其通过温度变送器、A/D转换模块与中央控制系统模块连接,加热部件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中央控制系统模块连接,加热部件为电热丝。
8.一种植物脱毒方法,其特征为:首先将一棵组培苗置于上述微型热力脱毒装置中,即将隔热片分离,调整组培苗上下位置,合并隔热片夹持组培苗放置到下培养室中,通过隔热片将组培苗分为两部分进行培养,上部分为待剥离茎尖部分,通过上培养室与连接器连接,完成上培养室固定,上培养室外套置上可调温控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以及温控装置的设定控制为上培养室提供程序性高温环境,使得在此环境中生长的茎尖甚至茎段达到脱毒效果;同时下培养室为组培苗下部提供正常组培温度、组培液等环境,使此部分内的组培苗段正常生长,为整株组培苗的生存和生长提供营养、激素等,确保上培养室中茎尖、茎短部分营养供给,提高其成活率;待上培养室内茎尖部分高温脱毒后,剥离茎尖或包含茎尖的茎短部分进行无毒组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脱毒方法,其特征为:可调温控装置先结合当前系统时间和控制方案获取培养容器中的设定温度信息,然后利用温度变送器和A/D模块读取当前培养容器中的温度信息,并与设定温度信息进行比较得到控制差值,在中央控制系统中集成了PID控制算法,通过将差值信息输入控制算法就可获得当前的控制策略,通过加热部件进行控制策略的执行,使得培养装置稳定在设定温度信息左右,其误差精度不超过±0.5℃,完成上培养室稳定的高温环境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31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