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及植物脱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3151.6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升;肖伟;李玲;陈修德;宁昕;侯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热力 脱毒 装置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脱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及植物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是作物的重要病害种类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植物病毒病害已超过 700种,几乎每种作物上都有一种、几种甚至十几种病毒危害,它们防治困难,危害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木本植物和靠营养繁殖的植物,危害性更大一些。目前,植物脱毒的方法主要有茎尖组培脱毒、热治疗脱毒、热治疗和茎尖组培相结合脱毒等方法。
1.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原理:在染病毒植株体内,病毒分布并不均匀,在生长点病毒含量最低。病毒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在分生区内无维管束,病毒扩散慢,加之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所以病毒含量少,在茎尖生长点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切取茎尖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中茎尖取太小(0.1-0.3mm)不易培养成活,过大又不能去毒。
2.热处理脱毒
热处理的原理是病毒由蛋白质组成,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通过高温钝化病毒。热处理的材料可以是母株(已长芽的块茎) ,也可以是已经剥离的已长到1cm左右的小植株。高温热处理是在恒温箱内进行,将籽球或小苗放入恒温箱中,起点温度可稍低些,逐渐升至处理温度,一般在35-54℃条件下热处理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高温的成长环境造成大量植株死亡。
3.热处理和茎尖组培相结合脱除病毒
对于单纯用茎尖培养难以脱除的病毒,可以先进行热力处理,先使植株茎尖无毒化,再采用茎尖剥离组织培养方法,其中植株热处理时间的长短以及新芽的伸长量对脱毒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若切取的茎尖较小,则热处理时间可以缩短。反之,热处理时间应适当加长。
对目前采用的技术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现有的茎尖脱毒技术存在茎尖取太小不易培养成活,过大又不能去毒的问题;热处理脱毒存在苗子在恒温箱中培养过程长,会由于高温伤害出现苗子大量死亡的现象,不同植物受温度影响不同,适应能力稍差的植物十之七八会死亡;第三种热治疗和茎尖组培相结合脱除病毒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热力脱毒过程中的大量苗子死亡的问题,茎尖脱毒需要剥离的茎尖还是太小,目前茎尖剥离要通过显微镜下操作,完成0.1-0.3mm长度的剥离,操作难度大,茎尖过短,成活率也低。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植物脱毒方法以及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可有效解决热治疗和茎尖组培相结合脱除病毒过程中热力脱毒过程中的大量苗子死亡的问题,以及茎尖脱毒需要剥离的茎尖过小不易把握的问题。本专利用分割式一体控温培养,实现组培苗基部处于常规组培环境以保障整株组培苗的正常生长、茎尖处于程序性高温可控环境下实现热力脱毒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热力脱毒装置包括上部培养室Ⅰ、下部培养室Ⅱ、连接器、隔热片、可控温加热装置,培养室Ⅰ、Ⅱ通过连接器上下连接,隔热片设置在连接器内,将上下培养室Ⅰ、Ⅱ隔开,可控温加热装置设置在上培养室Ⅰ外围,上培养室Ⅰ顶部设置有通气孔,隔热片设置有植株通过孔。
通气孔为带有滤膜的圆形通气孔,其主要作用为滤菌、通气、散热。
可控温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罩、温度传感器、螺旋电热线组成,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培养室Ⅰ内,电热线螺旋套置在上培养室Ⅰ外围,保护罩套置在电热线外围,保护罩为中空筒状结构,其上部设置有横梁,电热线两端部固定在横梁底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上培养室Ⅰ顶端,保护罩、电热线通过横梁固定设置在上培养室Ⅰ顶端,电热线与上培养室Ⅰ瓶壁及保护罩内壁无接触。
上下培养室均为一端开口的透明培养瓶,其中,上部培养瓶采用耐高温、高透明玻璃材料,内径为15cm,外径为15.8cm,高度为20cm,下培养室内径15cm,外径15.8cm,高度为12cm,上、下用培养瓶开口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器为中空,内设置有上螺纹、下螺纹的筒状连接装置,上下培养室Ⅰ、Ⅱ可与连接器螺纹连接。
所述的隔热片可分拆组装,隔热片可分为相互对接的两部分,植株通过孔的圆心设置在对接线上,隔热片外径与下培养室Ⅱ瓶口外径相同,其可放置在下培养室Ⅱ瓶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3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