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3519.9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林仲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26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倒装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一级封装技术都是将芯片的有源区面朝上,背对基板和贴后键合,如引线键合和载带自动键合(TAB)。倒装芯片则将芯片有源区面对基板,通过芯片上呈阵列排列的焊料凸点实现芯片与衬底的互连。硅片直接以倒扣方式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从硅片向四周引出输入输出端,互联的长度大大缩短,减小了相移电路的延迟,有效地提高了电性能。显然,这种芯片互连方式能提供更高的输入输出端的密度。倒装占有面积几乎与芯片大小一致。在所有表面安装技术中,倒装芯片可以达到最小、最薄的封装。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在焊料凸点进行回流焊时,形成焊料凸点的锡球易塌陷溢出形成短路,从而降低了倒装封装的整体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和与基板相连的芯片,基板的功能面上触点处设有导电柱,芯片设有焊料凸点,焊料凸点至少包覆导电柱背离基板的一端。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导电柱,使得在回流焊接的过程中,焊料凸点融化并沿着导电柱流动,并至少包覆导电柱的顶部,导电柱对芯片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焊料凸点回流后易塌陷溢出形成短路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倒装封装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板上设置导电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将芯片倒装在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芯片回流焊接在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包括基板4和与基板4相连的芯片1,基板4的功能面上触点处设有导电柱3,芯片1的焊料凸点2至少包覆导电柱3背离基板4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每一触点处设置有1个导电柱3,该导电柱3用来支撑固定焊料凸点2,增强芯片1与基板4的连接。芯片1上每一焊料凸点2对应着一个上述设有导电柱3的触点,且每一焊料凸点2包覆着一个对应触点位置处的导电柱3。在本实施例中的焊料凸点2包覆了导电柱3背离基板4的一端,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焊料凸点2包覆导电柱3的位置有多种选择,不局限于此实施例,如焊料凸点2也可以包覆整个导电柱3。
优选地,导电柱3为铜柱,铜柱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还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焊料凸点2的能力。
优选地,焊料凸点2为锡球。
优选地,导电柱3采用垂直方式排布在基板4触点处,这不仅便于导电柱3的电镀操作,且提高了导电柱3的支撑固定效果。
优选地,导电柱3背离所述基板4的一端上为半球形,以利于焊料凸点2融化后沿着导电柱3向下流动,来增加固定效果。
优选地,导电柱3电镀于基板4的触点处,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都用到电镀工艺,本发明在此不作累述。
优选地,基板4上设有用来封装的塑封体5,塑封体5包覆整个芯片1。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倒装封装结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基板4上每一触点处排布4个导电柱3,4个导电柱3共同支撑对应位置的一个焊料凸点2。通过四个导电柱3来对焊料凸点2进行支撑,一方面在放置的时候利于定位,防止在回流焊接的时候芯片1位置出现偏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焊接的质量,增强焊点处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的焊料凸点2包覆了整体4个导电柱3。
优选地,每个触点处的4个导电柱3采用阵列排布方式,采用4个阵列排布的导电柱3可以有效地加强芯片1与基板4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倒装封装结构的稳定性。
为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此处还提供本实施例结构的部分生产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3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 下一篇:芯片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