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氧化合成DM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8210.9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强;蔡超;蔡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78 | 分类号: | C07D277/7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3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氧化 合成 dm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氧化合成DM的工艺。
背景技术
硫化促进剂DM,学名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噻唑类橡胶硫化促进剂,主要应用于制造轮胎、软管、橡胶垫、防水布、艳色的橡胶帛品、胶管、电线、电缆、胶鞋等非食品应用的工业橡胶制品。与其他秋兰姆类、胍类、二硫带氨基甲酸盐类、次磺酞胺类等促进剂相比,噻唑类硫化促进剂具有快速硫化,硫化曲线平坦,物理性能好,操作安全可靠的特点;在噻唑类促进剂中,因促进剂DM有两个促进基和一个防焦基团,具有焦烧时间长、毒性小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硫化促进剂之一。精制提纯后达到医药中间体要求的DM可与氨噻肟酸生产AE-活性酯,AE-活性酯主要用来合成新型高效抗生素类药物,即第三代头孢菌素。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DM常用的氧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种:以促进剂M为原料,促进剂M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以亚硝酸钠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通入空气氧化而得。该氧化方法使用的亚硝酸钠为计量氧化剂(与原料M的摩尔比为2:1),会产生与原料等当量硫酸钠盐和二当量的氧化氮酸性废水,治理成本高,未治理排放污染严重,而且生产的DM质量较差,仅能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尚可,用于药物生产的优级DM需要再纯化。第二种:以M处理成钠盐,再用氯气氧化,生产DM。该生产方法需要先将M制成其相应的碱式盐,使得工艺复杂;此法虽能从根本上消除氮氧化物,但氯气还能与芳香类化合物生成氯代芳烃和致癌物质噁英,如若防护不慎,对人伤害很大;且产品为粉体,质地坚硬,筛选困难,需要用温水洗涤等方法才会使粉体松散,产品利用困难。第三种:将M处理成铵盐,再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生产DM。该生产方法与前两种生产方法相比,所用试剂的毒性减小,且采用的工艺设备较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安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的氯化钠废水,造成严重的“三废”污染,与倡导的绿色化学相悖。第四种:常用的用氧气做氧化剂催化氧化M生产DM的方法;该生产方法与前三种生产方法相比,原料M不需要纯化即可用于生产,明显节约了时间和能源,且副产物只有水,整个流程操作方便安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铵盐废水,循环利用能耗大,因而造成严重的“三废”污染;且M氧化前需进行成盐处理,使工艺繁琐。第五种:双氧水作氧化剂,造价较高,操作麻烦。有文献报道电解法制备促进剂DM,该方法能耗大,工业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通过对以上生产工艺的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成熟的DM的制备方法存在氧化剂毒性大、“三废”污染严重、生产废水难以处理,工艺复杂等诸多问题。
因此,开发绿色、高选择性、高效的DM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现有DM的制备方法一般是以双氧水为催化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醇类水溶液中,M与10%的H2O2(M:H2O2=2:1.23)发生氧化反应制备DM。有报道使用90%异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为60℃,30min内连续加入5-10%的H2O2,反应时间为1.5h,收率为94.5%。
(2)将M-Na溶液和溶解在iso-BuOH中的占总反应混合物质量的0.2-1%的乙氧基脂肪酸(消泡剂)搅拌均匀,M/H2O2/H2SO4摩尔比为1:0.65:0.5,将反应物加热到50℃,1小时内加入1小时内加入H2O2和H2SO4的混合物,开始反应时pH为8.5,还原电位(铂电极)为(+260mV)~(+270mV),反应完毕后溶液pH为2.0~3.0,产率为96%,熔点为168~177℃。
(3)M在60℃~70℃、28%的氨水溶液中与H2O2发生氧化反应,溶剂为水,可得熔点为171~175℃的DM。其中,H2O2与M的摩尔比为0.5~0.55,混合溶液中氨的浓度为15~75%(以M的摩尔数为基准),反应温度60~70℃,且10分钟内完成反应,混合物冷却到35℃,过滤、水洗。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无污染,副产品水和氨可通过精馏加以回收利用,另一优点是可直接使用低级M作原料。但采用方法所得产品产率较低,产率为95%,熔点较低,熔点为160~165℃,且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8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