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5236.6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智达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5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原子 增压 节能 装置 | ||
1.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油门踏板传感器、油门踏板传感器信号输出线、PWM智能控制器、储液水壶过滤器和分子催化器;
所述PWM智能控制器正极输入线直接接汽车电瓶,PWM智能控制器正极输出线接分子催化器的正极板,分子催化器的进液管接储液水壶过滤器的出液口,分子催化器的出气液管接储液水壶过滤器的进气液口,储液水壶过滤器上方设有补充水的密封盖与出气管,出气管上接有一个单向阀用于防止发动机的回火,单向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接发动机的进气口;
所述油门踏板传感器上设有油门踏板传感器外壳,油门踏板传感器内部设有2~5个干簧管,干簧管两端直接连接在油门踏板传感器信号输出线,油门踏板传感器感应磁铁固定在油门踏板传感器横杆上;
分子催化器上设有金属外壳和底盖,金属外壳内设有正极板;分子催化器内设有前负极板和后负极板,前负极板和后负极板直接搭铁,前负极板直贴靠在金属外壳上,后负极板贴靠在底盖上;正极板两面与后负极板之间设有至少1片中性极板;正极板一面接前负极板,正极板另一面接后负极板,正极板的双面与中性极板之间均设有绝缘密封空心垫片,使极片与极片之间不会短路,电解液又可顺畅流动;在金属外壳上分别设有出气接嘴和进气嘴并通过进气液管和出气液管与储液水壶过滤器联接,在出气接嘴和进气嘴上均设有导流孔,使液体与气体均能在极片中顺畅循环流动,前负极板上设有与出气接嘴和进气嘴对应的固定通气孔,后负极板上不设任何孔,使气液体全在极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踏板传感器采用油门踏板传感器调整螺钉固定在油门踏板传感器可调支架上,并靠油门踏板传感器支架螺钉孔固定在油门踏板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踏板传感器内的感应元件采用霍尔开关作为油门踏板传感器内的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可设2~5个,最好为3个,每级的电流差别可定为2~3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踏板传感器直接固定在原汽车油门踏板装置的油门踏板固定螺栓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通过正极螺栓和线鼻子将正极引线引出到金属外壳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直接搭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极板为3~5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负极板、后负极板、中性极板和正极板均采用钛合金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空心垫片的厚度为2~3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负极板与后负极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和压紧密封;所述正极板与中性极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和压紧密封;所述金属外壳与分子催化器底盖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和压紧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智达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智达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52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油箱加热器
- 下一篇:柴油机油门位置传感器的在线故障诊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