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5236.6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智达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5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原子 增压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油门大小来控制输出功力的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做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做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唯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通常所述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原子增压节能智能控制系统装置,是利用发电机多余的电能通过分子催化器与催化剂将水电离分解成氢、氧原子混合气体输送到发动机的燃料室内与其它燃油同时燃烧做功。由于氢氧气的输入使原来发动机的燃料得到更充分的燃烧,提高了燃油完整燃烧效率。既可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又能节省能源消耗和降低尾气排放。目前汽车上采用的氢氧节油装置,都是用汽车电门钥匙的启动线或油泵电源来控制节油器的开通与关闭,无法根据发动机转速来控制节能系统的产气,汽车不管是在等红灯、停车怠速时或慢车行走时都是提供等量的气体供给发动机,此时不仅不能节油,而且还浪费电池电能,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一直都不能发挥其最佳的节能效果。如:中国专利CN201362743公开的汽车氢氧节能器,包括:电源、电解腔、导流管、电解板和真空调节阀,其中:电解板设置于电解腔中且与电源相连接,导流管的一端和真空调节阀一同设置于电解腔的上部,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电解腔内充有碳酸氢钠溶液。该实用新型通过化学和电解原理,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排出的尾气能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在有效控制污染的同时,可节省燃油20%左右,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环节,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如:中国专利CN102925918A公开的一种新型车载氢氧机,包括氢氧机主体、电解槽、电极板、气泡瓶、压力调节装置,该发明利用车载电源剩余电能,把水电解分离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气泡瓶分离后依次通过过滤设备、单向阀、压力调节设备后进入汽车内燃机中,和传统的汽油、柴油或天然气混合燃烧。该发明产品不仅可以增加供氧促进燃烧,而且能够提供新的氢能源燃料,大大节省了燃油,可以提高动能30%以上,可以使汽车节油30%左右,减少污染物排放40%以上,具有节能环保双重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可以通过油门大小来控制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的供气量,从而提高系统的节油效果,克服现有产品不能根据发动机转速控制气量等缺陷的一种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
本发明设有油门踏板传感器、油门踏板传感器信号输出线、PWM智能控制器、储液水壶过滤器和分子催化器;
所述PWM智能控制器正极输入线直接接汽车电瓶,PWM智能控制器正极输出线接分子催化器的正极板,分子催化器的进液管接储液水壶过滤器的出液口,分子催化器的出气液管接储液水壶过滤器的进气液口,储液水壶过滤器上方设有补充水的密封盖与出气管,出气管上接有一个单向阀用于防止发动机的回火,单向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接发动机的进气口;
所述油门踏板传感器上设有油门踏板传感器外壳,油门踏板传感器内部设有2~5个干簧管,干簧管两端直接连接在油门踏板传感器信号输出线,油门踏板传感器感应磁铁固定在油门踏板传感器横杆上;
分子催化器上设有金属外壳和底盖,金属外壳内设有正极板;分子催化器内设有前负极板和后负极板,前负极板和后负极板直接搭铁,前负极板直贴靠在金属外壳上,后负极板贴靠在底盖上;正极板两面与后负极板之间设有至少1片中性极板;正极板一面接前负极板,正极板另一面接后负极板,正极板的双面与中性极板之间均设有绝缘密封空心垫片,使极片与极片之间不会短路,电解液又可顺畅流动;在金属外壳上分别设有出气接嘴和进气嘴并通过进气液管和出气液管与储液水壶过滤器联接,在出气接嘴和进气嘴上均设有导流孔,使液体与气体均能在极片中顺畅循环流动,前负极板上设有与出气接嘴和进气嘴对应的固定通气孔,后负极板上不设任何孔,使气液体全在极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智达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智达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5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油箱加热器
- 下一篇:柴油机油门位置传感器的在线故障诊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