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6277.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风;李猛;张建明;曾高峰;孙予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7/08 | 分类号: | C01B37/08;C01B3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apo 34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
背景技术
无机分子筛膜是在多孔载体上制备一层连续、致密、均匀的分子筛而得到。由于无机分子筛膜具有孔径均一、耐高温、抗化学溶剂及可进行离子交换等优点,因此在膜催化反应、气体分离、液体渗透汽化分离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在CO2脱除领域,由于膜分离装置具有能耗低、连续性操作、设备投资低、体积小、易维护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高CO2含量的苛刻分离环境。
目前,在多孔载体上制备无机分子筛膜的方法主要有原位水热合成法、二次合成法等。
原位水热合成法是将多孔载体直接放入合成母液中,在水热条件下,使分子筛在载体表面生长成膜。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膜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反复晶化合成,使得分子筛膜比较厚。
二次合成法是将多孔载体预涂晶种,再置于合成母液中原位水热晶化成膜。该方法是对原位水热合成法的改进,但其缺点是合成出的分子筛膜厚度较厚,渗透通量较小。申请号为200580008446.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高选择性支撑式SAPO薄膜,通过使多孔薄膜支撑物的至少一个表面与老化合成凝胶接触,制备出高选择性支撑式SAPO薄膜。申请号为200810050714.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选择性分离甲烷气的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晶种诱导二次合成的方法合成出分离甲烷气的SAPO-34分子筛膜。
此外,也有人提出了用两步法合成SAPO-34分子筛。例如,Wang等采用两步法合成SAPO-34分子筛晶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60~550nm[Catal.Today 212(2013)62.e1]。但采用两步法合成SAPO-34分子筛膜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它可以大幅降低SAPO-34分子筛膜的厚度和传质阻力,提高膜的渗透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合成SAPO-34分子筛晶种;
2)将SAPO-34分子筛晶种均匀涂到多孔载体上;
3)配制SAPO-34分子筛膜的合成母液;
4)将步骤2)所得载体浸到合成母液中老化,然后水热晶化,冷却后,从母液中取出,载体表面形成凝胶层;
5)将步骤4)所得载体干燥后,置于反应釜中,加溶剂,干凝胶晶化;所述溶剂在液态时不与凝胶层直接接触;
6)高温焙烧,脱除模板剂,得到SAPO-34分子筛膜。
上述步骤1)中,SAPO-34分子筛晶种的合成步骤包括:将铝源(例如异丙醇铝、氢氧化铝、单质铝、铝盐、氧化铝或水合氧化铝等)加入到四乙基氢氧化铵溶液中,充分水解后,加硅源(例如硅溶胶、硅酸酯、硅气溶胶、硅酸钠)和磷酸,搅拌过夜,得到晶种反应液,然后在120~230℃下加热晶化2~72小时,得到SAPO-34分子筛晶种。
上述步骤2)中,多孔载体可以采用单通道管状、多通道管状、平板状或中空纤维管状等。多孔载体的孔径在2~2000纳米之间。多孔载体的材料可以是陶瓷、不锈钢、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锆、二氧化硅、碳化硅或氮化硅等。SAPO-34分子筛晶种可以通过刷涂、浸涂、喷涂或者旋涂等方式涂覆到多孔载体上,采用浸涂的,SAPO-34分子筛晶种的乙醇溶液浓度宜在0.01~1wt%之间。
上述步骤3)中,合成母液的配制方法为:将铝源(如异丙醇铝、氢氧化铝、单质铝、铝盐、氧化铝或水合氧化铝等)加入到磷酸溶液中,充分水解后,加入硅源(例如硅溶胶、硅酸酯、硅气溶胶或硅酸钠等),四乙基氢氧化铵及二正丙胺,搅拌过夜,得到SAPO-34分子筛膜的合成母液。配置得到的合成母液的较佳摩尔配比为:1Al2O3:1~2P2O5:0.1~0.6SiO2:1~8TEAOH:0~3DPA:30~1000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旋磁磁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气生产电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