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 FormⅠ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6612.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伊茂聪;孙滨;马庆双;南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城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94 | 分类号: | C07D239/9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12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厄洛替尼碱一 水合物 form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Ⅰ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厄洛替尼碱,又称厄洛替尼,化学名:4-(3-乙炔基苯基氨基)-6,7-二(2-甲氧乙氧基)喹唑啉-4-胺。厄洛替尼碱于2004年以盐酸盐的形式在美国上市,是一种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络氨酸酶(EGFR)抑制剂,适用于局部晚期和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结构式如下所示:
专利US5747498最先公开了盐酸厄洛替尼的制备方法,专利提到的厄洛替尼碱的制备方法是用硅胶柱分离纯化的,并且专利中没有提到厄洛替尼碱的晶型问题。
目前,已公开的制备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I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以下两种:
专利WO2008012105中最先提到了厄洛替尼碱的三种新晶型:Form I、Form II、FormIII,并且报道了Form I、Form III为水合物形式,Form II为无水物形式,其中Form I的制备方法是将盐酸厄洛替尼悬浮在乙酸乙酯/水(1:1,v/v)中,加入碱液以除去HCl,分液,干燥,蒸出溶剂,得到浅米色的结晶固体,即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I。
专利CN103145628A报道了一种制备晶型I的新的工艺路线,即首先制备厄洛替尼碱的正丁醇热溶液,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得到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I。
上述两条均有较明显的缺陷,(1)法萃取、分液、干燥、蒸出溶剂的工艺路线,工业化过程操作复杂;(2)法中利用正丁醇的热溶液冷却析晶得到晶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I,所用的溶剂类型单一,不具有广泛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Ⅰ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稳定,工业化操作难度小,易于工业化生产,反应条件温和,溶剂价廉易得,可选范围广。
本发明所述的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Ⅰ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盐酸厄洛替尼、碱与有机溶剂进行搅拌混合,或者将厄洛替尼碱与有机溶剂进行搅拌混合;
(2)将反应完成或者溶清后的溶液体系,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水中;
(3)搅拌下,降温至0-5℃;
(4)过滤,真空烘干得到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Ⅰ。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叔丁醇、丙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1)中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三乙胺或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氨水优选15-30%氨水。
步骤(1)中所述的盐酸厄洛替尼与碱的摩尔比为1.0:0.5-1.5,优选为1.0:0.8-1.2。
步骤(1)中所述的盐酸厄洛替尼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3-10ml,优选为1g:6-8ml。
步骤(1)中所述的厄洛替尼碱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3-10ml,优选为1g:4-6ml。
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2-6,优选为1:3-5。
步骤(4)中所述的真空烘干的温度为20-50℃,优选为25-30℃。
本发明解决了相关专利报道的工艺条件繁琐、工业化难度大、溶剂类型单一等缺点,同时,本发明也可以对厄洛替尼碱进行纯化,制备高纯度的盐酸厄洛替尼。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价廉易得、绿色环保的有机溶剂,在室温下进行结晶制备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Ⅰ,本发明工艺路线安全环保,操作简单,成本低,重现性好且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发明所制备的厄洛替尼碱纯度高,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盐酸厄洛替尼。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I的X-粉末衍射图谱;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I的DSC图谱;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厄洛替尼碱一水合物晶型Form I的红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城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城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