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抑制褐变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52904.8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4187519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诸葛斌;刘世源;宗红;陆信曜;方慧英;孙进;龚星慧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正味食品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18 分类号: A23L1/218
代理公司: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代理人: 张勇
地址: 322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效 抑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抑制酱菜褐变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接种短乳杆菌发酵蔬菜达到抑制褐变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和果蔬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果蔬贮存加工过程中,褐变是普遍存在的难题,往往引起产品品质下降,货架期缩短。褐变可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非酶褐变是指不需经酶催化而产生的褐变,包括美拉德反应、焦糖化作用及抗坏血酸氧化等;而酶促褐变是组织中的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醌类,经聚合而造成褐变。果蔬的褐变主要以酶促褐变为主。

酶促褐变是在有氧的条件下,某些酶类(主要是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而造成的褐变。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邻醌,邻醌进一步被氧化聚合而形成褐色素或黑色素。酶促褐变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因素:酶作用的底物(酚类物质)、酶类和氧。

多酚氧化酶(简称PPO)是一类以Cu2+为辅基的末端氧化酶,在没有Cu2+的情况下PPO不会表现出活性,在酶促褐变中起主要作用。对黄帝椒中的PPO酶学特性研究表明:PPO的最适反应温度是40℃,当温度为30℃时,PPO的活性迅速降低;PPO的最适pH在6.2左右,当pH低于4时,PPO的活性明显降低。

本发明所使用的发酵菌种短乳杆菌可在30℃的环境中迅速消耗氧的同时,将果蔬中的糖类物质转换为乳酸等有机酸和CO2等。可使pH达3.5左右,从而有效抑制PPO的活性;迅速耗氧的同时产生的CO2可排除酱菜中剩余的氧气,造成一个近似无氧的环境,因此可有效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抑制褐变的方法,是酱菜制作过程中接种短乳杆菌发酵,以有效抑制其贮存及加工过程中的褐变现象。

所述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是筛选自海南高辣度黄帝椒的天然微生物,其能快速耗氧、高效产酸和产CO2,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该菌株于2014年3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897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落形态呈短杆状,单个或呈链状排列。菌株可使淀粉水解、甲基红试验呈阳性;菌株可利用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葡糖酸盐、麦芽糖、核糖及蔗糖,不能利用半乳糖、乳糖、甘露醇、甘露糖、山梨醇、鼠李糖及木糖。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发酵剂的制备:将活化好的短乳杆菌接种到MRS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发酵,使菌体浓度达到109-1010CFU/mL;

第二步,接种发酵剂:将新鲜的蔬菜经预处理后,按质量体积比1%-2%接种发酵剂;

第三步,密封发酵: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分装到密闭容器中,30℃放置2d。

第四步,调味包装:根据需要分别添加不同口味的调味剂等,分装成成品。

本发明优选短乳杆菌浓度为1010CFU/mL,接种量为2%质量体积比。

与传统腌制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接入的短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快速耗氧和产生有机酸和CO2,可快速降低pH和环境中的氧,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去除酶促褐变中所需的氧,从而有效抑制褐变,使得酱菜能长期储藏,而且色泽鲜明、风味纯正、口感较佳。

所接入的短乳杆菌还可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有效降解发酵过程中所积累的亚硝酸盐,同时乳酸菌作为有益菌还可产生多种功能性物质,不仅使产品具有纯正浓郁的发酵风味还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

说明书附图

图1黄帝椒接种短乳杆菌pH和总酸度变化曲线

图2黄帝椒样品中氧含量变化

图3黄帝椒样品中PPO酶活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发酵剂的制备

将斜面保藏的短乳杆菌CGMCCNo.8970划线于MRS培养基的平板上,37℃培养得到单菌落,挑取单菌落于液体MRS培养基中,37℃培养24h,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洗涤菌体多次,使菌浓约为109-1010CFU/mL。

实施例2黄帝椒普通腌制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味食品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浙江正味食品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2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