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2696.X 申请日: 2014-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4206561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发明(设计)人: 商洁静;吕雷;张冬柏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欧凯米特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D9/04 分类号: A23D9/04;A23D9/06;A23P1/04
代理公司: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代理人: 刘洪勋
地址: 100086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 微胶囊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保健食用油脂,于2011年3月获得新资源食品批准。

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其余多项指标也都高于其他油种,又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这些成分使其在医学和营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成为理想的食用油。

微胶囊技术指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气体甚至它们的混合物包埋,形成半透膜或封闭膜的技术。内部被包覆的物质称为芯材,外层膜则称为壁材,包埋形成的微胶囊颗粒粒径为1~1000μm。由于具有能够改变物料的状态、质量、体积和性能,保护敏感成分,增强稳定性,控制芯材释放,降低或掩盖不良味道降低挥发性,隔离组分等功能,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医药、纺织、涂料、农业、化妆品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在针对牡丹籽油的专利较少,多数集中在制作普通食用油上,对牡丹籽油进行微胶囊包埋的技术报道更不多见,只有少量专利有对牡丹籽油的深加工处理。如CN103609751A公开的一种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的制备工艺,该发明芯材壁材比为1:5,油脂含量较低,包埋率较低(应用实例包埋率为90.2%)。如CN103948035A公开的微胶囊牡丹籽油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主要采用了酵母微胶囊法和富凝聚微胶囊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工艺比较复杂,产能较低的弱点,不宜大量推广,此外上述工艺对牡丹籽油包埋率的提示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该工艺的牡丹籽油包埋率高、油脂含量高,工艺流程简洁高效,便于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用60-80℃温水溶解壁材和乳化剂;

(2)向溶解后的壁材和乳化剂中添加牡丹籽油,混合搅拌均匀;

(3)对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

(4)对步骤(3)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所述壁材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明胶,阿拉伯胶,麦芽糖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甘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牡丹籽油、壁材、乳化剂在牡丹籽油微胶囊粉中所占质量百分比依次为:牡丹籽油5-70%,壁材25-93%,乳化剂2-5%。

所述壁材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糖浆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糖浆=(1-4):(3-12):(12-87)。

优选地,所述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糖浆的重量比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糖浆=(1-2):(3-12):(44-87)。。

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的混合物,三者的质量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2:1:(0-1)~10:1:(0-1)。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硬脂酰乳酸钠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2:1~4:1。

所述步骤(3)中的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力分为两级,第一级压力为10-30MPa,优选为15-20MPa,第二级压力为5-10MPa,优选为5-6MPa,均质次数1-5次。

所述步骤(4)的喷雾干燥工艺中,进风温度为110-170℃,优选为120℃-150℃,出风温度为60-90℃,优选为65℃-75℃。

本发明提供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的的严格控制以及壁材和乳化剂组分科学合理的配伍和配比,使得对牡丹籽油的包埋率达到95%以上,有效防止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被氧化,失去或降低其特有功效;包埋油脂总量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在5%-70%范围内选择。此外,所得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还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稳定性,使其应用不再局限于普通食用油脂,还可以应用于固体饮料类食品,焙烤类食品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凯米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凯米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2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