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硅石圆钻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3253.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5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辉;钱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黛恩妠珠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27/00 | 分类号: | A44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石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碳硅石圆钻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合成碳硅石原胚晶体在围型机上通过精钢砂轮(7)添水围成圆形的碳硅石胚体;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圆形碳硅石胚体以AB胶水粘在铁棒(8)上,以机械手握持该铁棒,调整机械手位置,使碳硅石胚体与精钢砂轮(7)的相对角度调至90°,在精钢砂轮 (7) 上将该碳硅石胚体的大台面(1)磨成水平;
步骤三:调整机械手位置,使碳硅石胚体与精钢砂轮(7)的相对角度调至55.3-55.5°,将机械手的刻度旋转到45°位置,在精钢砂轮(7)上切割出第一个风筝面(2),以45°逐次调整刻面的切割角度,依序切割出第二至第八个风筝面(2);
步骤四:调整机械手位置,使碳硅石胚体与精钢砂轮(7)的相对角度调至70.5-70.8°,旋转机械手的初始刻度至22.5°,切割出第一个星刻面(3),逐次以45°旋转机械手的切割角度,依序切割出第二至第八个星刻面(3);
步骤五:调整机械手位置,使碳硅石胚体与精钢砂轮(7)的相对角度调至44.8-45.2°,旋转机械手初始刻度至11.25°,切割出第一个上腰小面(4),逐次以22.5°旋转机械手的切割角度,依序切割出第二至第十六个上腰小面(4);
步骤六:以砂纸将0.01-0.03克拉的W5钻石微粉均匀涂在铸铁抛光盘(9)的表面,调整机械手位置将碳硅石胚体在该铸铁抛光盘(9)上依次粗抛光其冠部的各个刻面;
步骤七:以砂纸将0.01-0.03克拉的W1.5钻石微粉均匀涂在锌锡混合抛光盘(10)的表面,调整机械手位置将碳硅石胚体在该锌锡混合抛光盘(10)上依次精抛光其冠部的各个刻面;
步骤八:调整机械手位置,使碳硅石胚体与精钢砂轮(7)的相对角度调至47.7-48°,旋转机械手初始刻度至11.25°,切割出第一个下腰小面(5),逐次以22.5°旋转机械手的切割角度,依序切割出第二至第十六个下腰小面(5);
步骤九:调整机械手位置,使碳硅石胚体与精钢砂轮(7)的相对角度调至49.2-49.5°,然后将机械手的刻度旋转到45°位置,在精钢砂轮上切割出第一个剑刻面(6),逐次以45°旋转机械手的切割角度,依序切割出第二至第八个剑刻面(6);
步骤十:以砂纸将0.01-0.03克拉的W5钻石微粉均匀涂在铸铁抛光盘(9)的表面,调整机械手位置将碳硅石胚体在该铸铁抛光盘(9)上依次粗抛光其亭部的各个刻面;
步骤十一:以砂纸将0.01-0.03克拉的W1.5钻石微粉均匀涂在锌锡混合抛光盘(10)的表面,调整机械手位置将碳硅石胚体在该锌锡混合抛光盘(10)上依次精抛光其亭部的各个刻面,得碳硅石圆钻成品;
步骤十二:将碳硅石圆钻成品放入盛装硫酸的塑胶容器内浸泡30分钟,取出碳硅石圆钻成品冷却20分钟,用清水冲洗;
步骤十三:将清洗好的碳硅石圆钻成品以电吹风吹干,在其上喷撒酒精并以毛巾将碳硅石圆钻成品表面擦拭干净,得碳硅石圆钻;
该碳硅石圆钻包括冠部,腰部,亭部;所述腰部介于所述冠部与亭部之间,所述冠部包括1个大台面(1),8个均等的风筝面(2),8个均等的星刻面(3),16个均等的上腰小面(4);所述亭部包括16个均等的下腰小面(5)和8个均等的剑刻面(6),台宽比为56-57%,冠部高度为14.6-14.8%,腰部为3-5%,亭部高度为44.9-45.1%,风筝面(2)角度为55.3-55.5°,星刻面(3)角度为70.5-70.8°;上腰小面(4)角度为44.8-45.2°;下腰小面(5)角度为47.7-48°;剑刻面(6)角度为49.2-4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黛恩妠珠宝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黛恩妠珠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32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散发香气的防渗型珍珠包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