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4568.9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兴;刘景霞;李俊;殷继园;傅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02;C02F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电解锰 生产过程 中含锰 废水 处理 工艺 | ||
1.一种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均和
将不同工序的废水收集到均和池混合,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
B1、除钙
将均和后的废水引入除钙池,加入除钙剂,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
C1、还原
将去除钙离子后的废水引入还原池,加入还原剂,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离子;
D1、中和
将还原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中和池,加入中和剂调节废水的pH值至碱性,使三价铬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铬沉淀,同时形成钙盐沉淀物;
E1、气浮
将中和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气浮池,采用气浮的方法将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和部分固体悬浮物去除;
F1、超滤膜过滤
将气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超滤膜过滤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悬浮物被截留,透过液进入后续的反渗透膜过滤系统进行分离和浓缩;
G1、反渗透膜过滤
将超滤膜过滤系统的透过液引入反渗透膜过滤系统,含铵、锰物质的浓缩液直接回用或进一步经过蒸发系统浓缩至合适浓度再回用,或蒸发至固体干燥处理后作为副产品;反渗透膜的透过液作为纯水回用。
2.一种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2、均和
将不同工序的废水收集到均和池混合,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
C2、还原
将均和后的废水引入还原池,加入还原剂,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离子;
D2、中和
将还原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中和池,加入中和剂调节废水的pH值至碱性,使三价铬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铬沉淀;
E2、气浮
将中和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气浮池,采用气浮的方法将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和部分固体悬浮物去除;
F2、超滤膜过滤
将气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超滤膜过滤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悬浮物被截留,透过液进入后续的反渗透膜过滤系统进行分离和浓缩;
G2、反渗透膜过滤
将超滤膜过滤系统的透过液引入反渗透膜过滤系统,含铵、锰物质的浓缩液直接回用;反渗透膜的透过液作为纯水回用。
3.一种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3、均和
将不同工序的废水收集到均和池混合,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
B3、除钙
将均和后的废水引入除钙池,加入除钙剂,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
D3、中和
将除钙后的废水引入中和池,加入中和剂调节废水的pH至碱性,形成钙盐沉淀物;
E3、气浮
将中和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气浮池,采用气浮的方法将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和部分固体悬浮物去除;
F3、超滤膜过滤
将气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超滤膜过滤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悬浮物被截留,透过液进入后续的反渗透膜过滤系统进行分离和浓缩;
G3、反渗透膜过滤
将超滤膜过滤系统的透过液引入反渗透膜过滤系统,含铵、锰物质的浓缩液直接回用或进一步经过蒸发系统浓缩至合适浓度再回用;反渗透膜的透过液作为纯水回用。
4.一种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4、均和
将不同工序的废水收集到均和池混合,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
E4、气浮
将均和后的废水引入气浮池,采用气浮的方法将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和部分固体悬浮物去除;
F4、超滤膜过滤
将气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超滤膜过滤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悬浮物被截留,透过液进入后续的反渗透膜过滤系统进行分离和浓缩;
G4、反渗透膜过滤
将超滤膜过滤系统的透过液引入反渗透膜过滤系统,含铵、锰物质的浓缩液直接回用或进一步经过蒸发系统浓缩至合适浓度再回用,或蒸发至固体干燥处理后作为副产品;反渗透膜的透过液作为纯水回用。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钙剂选自草酸、EDTA、碳酸钠、碳酸铵、碳酸氢铵、磷酸、磷酸铵、磷酸钠,氟化钠、氟化铵、硼酸、硼酸钠或硼酸铵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45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