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149.7 | 申请日: | 2014-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罗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3 | 分类号: | G01N33/573;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荧光 纳米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以金纳米笼作为载体,其内部载有荧光分子,其表面被组装上DNA分子开关,可将金纳米笼孔封堵,防止荧光分子外泄;其中,所述的DNA分子开关由3种DNA组成,其中DNA1和DNA2分别与DNA3互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NA3不但含有切口酶识别序列还含有与引物链DNA4互补的序列。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DNA1的部分序列为:5’-GGT CCA GCT GGC TTT TTT---SH-3’;
所述的DNA2的部分序列为:5’-SH---TTT TTT CCG TCG CAC GCT TTT-3’;
所述的DNA3的部分序列为:5’-GCC AGC TGG ACC TG GCT AAG GCA GCG TGC GAC GGT GGG GGA-3’;
所述的引物链DNA4的部分序列为:5’-AAT ACT CCC CCA CCG-3’。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分子是罗丹明B。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分别在DNA1、DNA2中加入DTT溶液进行活化处理1h;
(2)在磁珠-金纳米笼的复合物中加入活化好的DNA1、DNA2溶液,室温振荡过夜,使DNA1、DNA2组装到金纳米笼表面;
(3)磁分离上述溶液,用PBS缓冲溶液清洗后加入罗丹明B溶液,室温振荡过夜;
(4)向上述溶液中加入DNA3溶液,室温下反应2h,使DNA3分别与与DNA1和DNA2杂交,在金纳米笼表面形成DNA分子开关,磁分离,用PBS缓冲溶液清洗后重新分散,即制得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
其中,所述的磁珠-金纳米笼的复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磁珠与金纳米笼的混合溶液置于室温振荡反应10h,磁分离,用PBS缓冲溶液清洗,移除上清夜,即得。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ATP的检测,方法如下:
(1)在ATP适体复合物中加入ATP样品溶液,37℃恒温振荡反应1h,ATP与ATP适体特异性结合,将引物DNA4竞争下来;
(2)磁分离上述溶液,取上清液加入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荧光纳米探针的PBS悬浮液中,使被竞争下来的引物DNA4与DNA3杂交,室温下反应后再加入Klenow聚合酶、dNTPs、Nb.Bpu10I切口酶及PBS缓冲溶液,37℃条件下反应2h,发生DNA链增长、链取代及链剪切的循环反应,使DNA分子开关不断被打开,释放出荧光分子;
(3)磁分离上述溶液,收集上清液,检测其荧光信号;
其中,所述的ATP适体复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羧基磁珠与氨基修饰的ATP适体溶液混合,室温振荡过夜,磁分离,移除上清液,加入引物DNA4,37℃恒温振荡反应1h,生成由引物DNA4和ATP适体杂交而成的双链结构,磁分离,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1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