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线路动态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9305.7 申请日: 2014-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4217367B 公开(公告)日: 2017-10-03
发明(设计)人: 贾利民;秦勇;晋君;李曼;张振宇;王艳辉;孙方;梁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00 分类号: G06F17/00
代理公司: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32254 代理人: 马勇
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轨道 交通线路 动态 安全 风险 评价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线路的动态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轨道交通线路动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上行区间客流风险指数、下行区间客流风险指数、车辆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信号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供电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通信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机电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土建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屏蔽门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线路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AFC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安检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其他因素影响运营风险指数、线路车站客流综合指数、线路车站环境综合指数、线路安全管理指数、线路等效事故率;

(二)根据现场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分别计算上述各项动态指标的指标值;

(三)采用不同截集水平下模糊TOPSIS集成法评价线路安全状态,其中步骤(一)中各项指标的权重ωj采用区间二型模糊数,而各项指标的评价值xj为步骤(二)中计算出的各项指标的指标值;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计算各项指标值的具体方法为:

(1)上行区间客流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TPa(Si)=w1pmaxp+w2naN+w3ntT]]>

式中:TPa(si)—统计期内,线路i上行区间客流风险指数;pmax—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值;—线路断面满载率平均值;na—线路中区间满载率值>70%的区间个数;N—线路区间总个数;nt—统计期内,线路中存在区间满载率>100%的小时个数;T—线路运营总小时数;w1、w2、w3—权重系数;

⑵下行区间客流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TPb(si)=wpmaxp+w2naN+w3ntT]]>

式中:TPb(si)—统计期内,线路i下行区间客流风险指数;pmax—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值;—线路断面满载率平均值;na—线路中区间满载率值>70%的区间个数;N—线路区间总个数;nt—统计期内,线路中存在区间满载率>100%的小时个数;T—线路运营总小时数;w1、w2、w3—权重系数;

⑶车辆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ζ(si)=Ftrain+φtrain+1TMTTR(train)]]>

TMTTR(train)=Σtintrain]]>

式中:ζ(si)—统计期内,线路i车辆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Ftrain—统计期内,线路i车辆系统故障率;TMTTR(train)—统计期内,车辆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ti—统计期内,第i次故障修复时间(按照设备故障记事信息统计的故障起止时间之差);ntrain—统计期内,车辆故障导致的影响行车故障次数;φtrain—统计期内,车辆故障影响运营里程,这里指受车辆故障影响的的运营里程可靠度;d—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

⑷信号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ψ(si)=Fsig+φsig+1TMTTR(sig)]]>

TMTTR(sig)=Σtinsig]]>

式中:ψ(si)—统计期内,线路i信号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Fsig—统计期内,线路i信号系统故障率;TMTTR(sig)—统计期内,信号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ti是第i次故障修复时间,nsig是信号故障导致的影响行车故障次数;φsig—统计期内,信号故障影响运营里程,这里指受信号故障影响的运营里程可靠度;d—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

⑸供电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φ(si)—统计期内,线路i供电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w(sij,si,j+1)—统计期内,区间强度;t故障—统计期内,线路区间供电故障的时间;t—统计期内,供电系统总运行时间;—统计期内,供电系统故障影响运营里程,这里指受供电系统故障影响的运营里程可靠度;d—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ω1ω2—权重系数;

⑹通信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θ(si)=Fcom+φcom+1TMTTR(com)]]>

TMTTR(com)=Σtincom]]>

式中:—统计期内,线路i通信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Fcom—统计期内,线路i通信系统故障率;TMTTR(com)—统计期内,通信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ti是第i次故障修复时间,ncom是通信故障导致的影响行车故障次数;φcom—统计期内,通信系统故障影响运营里程,这里指受通信故障影响的运营里程可靠度;d—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

⑺机电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ξ(si)=Fjd+ψjd+1TMTTR(jd)]]>

TMTTR(jd)=Σtinjd]]>

式中:ξ(si)—统计期内,线路i机电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Fjd—统计期内,线路i机电系统故障率;TMTTR(jd)—统计期内,机电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ti是第i次故障修复时间,njd是电故障导致的影响行车故障次数;ψjd—统计期内,机电故障影响运营里程,这里指受机电故障影响的运营里程可靠度;d—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

⑻土建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TMTTR(tj)=Σtintj]]>

式中:ψ(si)—统计期内,线路i土建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Ftj—统计期内,线路i土建系统故障率;TMTTR(tj)—统计期内,土建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ti是第i次故障修复时间,ntj是土建故障导致的影响行车故障次数;—统计期内,土建故障影响运营里程,这里指受土建故障影响的运营里程可靠度;d—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

⑼屏蔽门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P(si)=1mΣj=1mp(sij)]]>

p(sij)=Σi=1kαipi]]>

式中:P(si)—统计期内,车站屏蔽门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pi—统计期内,车站屏蔽门系统第i个安全门的风险指数;p(sij)—统计期内,线路中车站j的屏蔽门系统风险指数;n—统计期内,车站j第i个安全门计划正常开启次数;n故障—统计期内,车站j第i个安全门故障次数;k—车站j的安全门总数;αi—车站j第i个安全门的基于故障率的权重系数;m—统计期内,该线路中车站总数;

⑽线路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σ(si)—统计期内,线路i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σ(j)(si)—统计期内,线路i第j个区段轨道指数;ki—该线路第i个区段中伤损钢轨的数量;Ki—该线路第i个区段中钢轨的总数量;—故障设备区段分布折算因子,是出现轨道伤损的区段个数与该线路区段总个数的比值;abcd—表示对运营的影响程度等级,该值介于0到1之间,由多名专家给定经验值;

⑾AFC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A(si)—统计期内,线路iAFC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t故障—线路AFC系统故障的时间;t—AFC系统总运行时间;d耽误—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n次数—统计期内,线路中AFC系统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N里程—统计期,线路列车运营公里;ω1ω2ω3—权重系数;

⑿安检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J(si)—统计期内,线路i安检系统影响运营风险指数;t故障—统计期内,线路安检系统故障的时间;t—统计期内,安检系统总运行时间;d耽误—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n次数—统计期内,线路中安检系统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N里程—统计期内,线路列车运营公里;ω1ω2ω3—权重系数;

⒀其他因素影响运营风险指标计算公式:

式中:Q(si)—统计期内,线路i其他因素影响运营风险指数;t故障—统计期内,线路其他因素故障的时间;t—统计期内,其他因素总运行时间;d耽误—统计期内,受延误、掉线、清人、停运事件影响所耽误的列车正线运营里程;D—统计期内,列车正线计划运营里程数;n次数—统计期内,线路中其他因素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N里程—统计期内,线路列车运营公里;ω1ω2ω3—权重系数;

⒁线路车站客流综合指数计算公式

XK(t,t+Δt)(si)=Σi=1mk(sij)XK(t,t+Δt)(sij)]]>

式中:XK(t,t+Δt)(si)—线路中各车站客流综合指数;k(sij)—车站点强度,即车站sij承载客流量与线路总客流量的比值;XK(t,t+Δt)(sij)—车站sij的客流综合指数;

⒂线路车站环境综合指数计算公式:

XH(t,t+Δt)(si)=Σi=1mk(sij)XH(t,t+Δt)(sij)]]>

式中:XH(t,t+Δt)(si)—线路车站环境综合指数;k(sij)—车站点强度,即车站sij承载客流量与线路总客流量的比值;XH(t,t+Δt)(sij)—车站sij的环境综合指数;

⒃线路安全管理指数计算公式:

y=-0.002x+2,900<x1000-0.001x+1.1,700<x900-0.002x+1.8,600<x700-0.001x+1.2,400<x600-0.0005x+1,0x400]]>

式中,y为线路安全管理指数值,x为线路安全评价打分值;

⒄线路等效事故率计算公式:

ΓS(si)=Σj=1nyj×αjl]]>

式中:ΓS(si)—统计期内,线路i等效事故率;yj—统计期内,事故j的个数;αj—统计期内,事故j的事故折算因子;l—百万车公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线路的动态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不同截集水平下模糊TOPSIS集成法评价线路安全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向量为xj为线路评价指标的评价值;

(2)确定评价向量的正理想解为A+={1,...,1},负理想解为A-={0,...,0};

(3)设置不同截集α,确定不同截集α下的评价向量;

(4)依据非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在不同截集α水平下方案的模糊相对相似度:

(RCjU)α=maxΣj=1m(ωj(xjU)α)2Σj=1m(ωj(xjU)α)2+Σj=1m(ωj((xjU)α-1))2]]>

(RCjL)α=minΣj=1m(ωj(xjL)α)2Σj=1m(ωj(xjL)α)2+Σj=1m(ωj((xjL)α-1))2]]> 5

j=1,2,…,m;m=17;

其中,是评价值xj在截集为α水平时的集合;为在截集为α水平时区间模糊相对相似度的上限,为在截集为α水平时区间模糊相对相似度的下限;

(5)求解所有不同截集αj下的平均模糊相对相似度:

RCj*=1nΣj=1n((RCjL)αj+(RCjU)αj2),n=17;]]>

(6)依据步骤(5)的计算结果,值越靠近1,线路安全性越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3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