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连铸水口结瘤的含钛焊丝用钢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70714.9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刚;李双武;么洪勇;郝华强;刘善喜;项有兵;高华军;王强;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C21C7/00;C21C5/35;C21C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6301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水口 焊丝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轻连铸水口结瘤的含钛焊丝用钢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含钛焊丝钢具有优良的熔敷性和低飞溅性,可适应高能率化和高效率化焊接技术要求。与利用大量镍、钼等元素合金化的同等级别产品相比,含钛合金焊丝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其在高强钢气体保护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然而,由于含钛钢水连铸可浇性差、内部存在大量的高熔点非金属夹杂物、产品性能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仍依靠进口。
日本等国首先研发成功含有适量钛元素的合金焊丝钢,成品典型钛含量为0.12-0.25%,生产流程为模铸或大方坯两火成材工艺,其产品质量控制较好,但生产成本高。小方坯生产含钛焊丝钢流程正逐步兴起。
首钢(200910076071.9)试制Ti=0.08-0.17%焊丝钢时,利用控制钢中N、Al含量等措施减轻了水口堵塞,但其由于在转炉终点和精炼期间使用铝粒或铝线脱氧,钢中铝含量达到0.020-0.030%,虽然使用了高钛合金,但无法明显减轻Al2O3型结瘤;其次,其应用了钙处理夹杂物变性工艺,成品焊丝飞溅性难以控制。此外,首钢(转炉炉容80吨)采用大容量中间包,有利于含钛或含铝夹杂物上浮、排除,其控制方法对于小容量转炉和中间包生产厂具有一定局限性。青钢(李文英等)利用低Al辅料和提高浇铸温度的方法解决ER55-G含钛焊丝钢的Al2O3结瘤,但对于Al、Ti、O关系、钛合金化工艺及实际生产控制技术所述不详。宝钢(郑宏光等)生产321(Ti=0.19和Ti=0.31)不锈钢时,通过控制钢中[Al]<0.01%可降低Al2O3和MgOAl2O3型结瘤,通过控制不加Al和Ca-Si合金、适当提高浇铸温度可减轻CaOTiO2-MgOAl2O3型结瘤,此工艺主要应用于板坯铸机,与小方坯流程生产含钛焊丝钢工艺有明显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连铸水口结瘤的含钛焊丝用钢生产方法,针对含钛焊丝钢连铸上水口和浸入水口结瘤问题,通过系统优化炼钢、精炼和连铸生产工艺,减轻水口结瘤程度,提高连浇炉数和铸坯收得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轻连铸水口结瘤的含钛焊丝用钢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顶底复吹转炉熔炼:选用低硫铁水配加优质废钢进行吹炼,硫含量S≤0.030wt%,优质废钢来源为自产焊丝钢切头和切尾;转炉终点控制目标:出钢温度1550-1600℃,C=0.04-0.06wt%,S≤0.030wt%,P≤0.010 wt%;
(2)LF炉精炼:LF炉进站活度氧为20-30ppm,氮含量为15-25ppm,酸溶铝为30-40ppm;出LF精炼工位,氮含量为35-40ppm,钛氮积[%Ti]×[%N]<2.5×10-3;
LF炉造渣采用石灰、萤石,碱度为1.8-2.2;脱氧剂采用碳化硅或电石造还原泡沫渣,灰白渣保持时间为15min;
(3)LF炉钛合金化:对钢液进行软吹,时间为10min;软吹完毕后,向钢液喂入低铝低氮70Ti铁包芯线进行钛合金化,喂线速度1.5-2.0m/s,Ti收得率为60-70%;喂钛线完毕后,对钢包进行软吹2-4min;
(4)全程保护浇铸:利用氩气对中间包包头和内壁进行吹扫,确保包内空气充分驱赶;钢包长水口、中间包上水口、浸入水口采用铝碳材质,并在进口端和出口端采用锆质层保护;浇铸过程,长水口和浸入水口采用氩封保护。
其中,步骤(1)中出钢采用低碳、低磷原料合金化,脱氧剂采用硅铝钡和铝锰钛镁,并随钢流加入钢包内,脱氧剂加入量为1.0-1.5kg/吨钢;出钢全程底吹氩气搅拌,促进氧化物和氮化物夹杂充分上浮排除。
步骤(1)中采用无铝脱氧剂对顶渣预脱氧,渣中FeO+MnO含量不高于15wt%。
步骤(2)中LF全精炼过程不进行钙处理,出站Ca含量不高于10ppm。
步骤(4)中中间包覆盖剂采用三层结构:开浇时向中包加入低硅高镁稀渣剂,以降低钢中钛、铝易氧化元素烧损;待钢液面不漏红后,加入中性或碱性覆盖剂,以加强中间包顶渣对夹杂物吸附能力;上层加入碳化稻壳,对钢液进行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