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重组纳米脂质载体制备技术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1101.7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4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平;王若宁;丁杨;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9/1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重组 纳米 载体 制备 技术 应用 | ||
1.一种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如下组分所制成:当固体质量为mg时,液体质量以ml计,载脂蛋白8-10份、脂质1-3份和药物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脂蛋白为内源提取混合物,且主要包括ApoA-I、A-II、E、C和B-100等。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为内源脱脂混合物,且主要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载药物药学活性或药理活性分子选自紫杉烷类、喜树碱类、长春碱类、阿霉素类、环孢菌素类、黄酮类、二氢吡啶类、维A酸类、蒽醌类、挥发油类、鬼臼毒素类、嘌呤拮抗剂、嘧啶拮抗剂、叶酸拮抗剂、藤黄酸类、光敏剂类、治疗基因中的任一物质或其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粒径为20-210nm。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脂蛋白和脂质的提取纯化方法如下:
(1)称取血浆组分IV沉淀初溶于磷酸盐缓冲液(pH5~6),加入浓度为(5~25)%乙醇充分溶解,离心;
(2)取步骤(1)所得沉淀初溶于磷酸盐缓冲液(pH6~7),加入浓度为(5~15)%乙醇充分溶解,离心;
(3)取上清液,稀盐酸调节pH至5~6,加入浓度为(10~30)%乙醇充分溶解,离心;
(4)取步骤(3)离心所得沉淀,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溶解后加无水乙醇脱脂;
(5)取步骤(4)离心所得沉淀,即所述载脂蛋白,上清液即所述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述载脂蛋白,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得蛋白溶液;
(2)量取处方量的脂质成分,加入处方量药物,于磁力搅拌作用下将脂质逐滴滴加至上述蛋白溶液中,滴加结束后,继续磁力搅拌30~80min;
(3)磁力搅拌结束后,于34~40℃真空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并于冰浴条件下超声,过0.22μm滤膜,冷冻干燥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述载脂蛋白,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得蛋白溶液;
(2)量取处方量的脂质成分,加入处方量药物,于37℃下旋转蒸发挥干有机溶剂,置于真空干燥器中过夜以除去残留溶剂;
(3)加入含有载脂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水合至形成混悬液,冰浴下探头超声20min,即得载药的纳米粒混悬液,过0.22μm滤膜,冷冻干燥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处方量血浆组分IV沉淀,加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溶解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醇溶解得脂质与载脂蛋白混悬液,继续离心;
(2)称取处方量药物置于上清液,于磁力搅拌作用下用注射器逐滴滴加混悬液(溶解药物)至水合介质溶液中,滴加结束后,继续磁力搅拌50~80min;
(3)磁力搅拌结束后,于37℃旋蒸除去乙醇,并于冰浴条件下探头超声,过0.22μm滤膜,冷冻干燥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然重组脂蛋白纳米粒,加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或5%葡萄糖溶液溶解,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或透皮给药方式,用于疾病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11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作矿山尾砂充填料浆试块的试模
- 下一篇:一种颈部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