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蓄能牵引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1241.4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涌;彭宗满;黄松;王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B60D1/14;B64F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蓄能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引杆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弹性蓄能牵引杆。
背景技术
车辆、飞机和船舶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牵引的工况,而在牵引的过程中,由于目前使用的牵引方式多为刚性牵引杆或钢丝绳牵引,使得牵引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刚性冲击和易发生追尾事故,甚至会对牵引钩造成破坏,发生二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刚性牵引与软牵引优点于一身的弹性蓄能牵引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蓄能牵引杆,包括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第一活塞缸,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塞缸;第一活塞缸、连接管和第二活塞缸同轴设置;第一活塞缸包括第一缸体,第一缸体内设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连接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穿出第一缸体并与之密封;第一缸体的有杆腔内密闭第一气液混合介质,第一缸体的无杆腔内密闭第二气液混合介质;第二活塞缸包括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内设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连接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穿出第二缸体并与之密封;第二缸体的有杆腔内密闭第三气液混合介质,第二缸体的无杆腔内密闭第四气液混合介质。
进一步的在自然平衡状态时,第一气液混合介质体积小于第二气液混合介质体积,
进一步的在自然平衡状态时,所述的第一气液混合介质中的气体体积小于其液体体积,第二气液混合介质中的气体体积大于其液体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气液混合介质中液体体积占第一气液混合介质总体积的55%~95%;第二气液混合介质的液体体积占第二气液混合介质总体积的5%~35%。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缸体在自然平衡状态时,第三气液混合介质的体积大于第四气液混合介质的体积,
进一步的在自然平衡状态时,所述的第三气液混合介质中的气体体积大于其液体体积,第四气液混合介质中的气体体积小于其液体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气液混合介质中液体体积占第三气液混合介质总体积的5%~35%;第四气液混合介质的液体体积占第四气液混合介质总体积的55%~95%。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活塞缸包括设置于连接管端部的第一端盖和固定于连接管中部的第一缸盖;所述的第一活塞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一缸盖之间;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第一端盖并与之密封;所述的第二活塞缸包括设置于连接管端部的第二端盖和固定于连接管中部的第二缸盖;所述的第二活塞位于第二端盖和第二缸盖之间;第二活塞杆穿出第二端盖并与之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往第一缸体的有杆腔内注气注液的第一注射孔;所述的第二端盖上设置有往第二缸体的有杆腔内注气注液的第三注射孔;所述的第一注射孔和第三注射孔上均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活塞与第一缸盖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往第一缸体的无杆腔内注气注液的第二注射孔;所述的第二活塞与第二缸盖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往第二缸体的无杆腔内注气注液的第四注射孔;所述的第二注射孔和第四注射孔上均设有密封塞。
本发明通过在油缸中注射气液混合物,使牵引过程中的刚性力变为油缸内气体液体的柔性力,有效的对牵引产生缓冲作用,避免了牵引过程中出现碰撞导致设备、机械损坏的现象。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油缸内的气液混合比例进行调整实现不同重量物体的牵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本发明的第一端盖结构图:
图4:本发明的第二端盖结构图:
其中:1—连接管;2—第一活塞缸;3—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杆;5—第一缸体;6—第一气液混合介质;7—第二气液混合介质;8—第二活塞缸;9—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杆;11—第四气液混合介质;12—第三气液混合介质;13—第二缸体;14—第一缸盖;15—第一端盖;16—第一注射孔;17—第二注射孔;18—第二缸盖;19—第二端盖;20—第三注射孔;21—第四注射孔;22—密封塞;23—减重孔;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弹性蓄能牵引杆,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左端设置有第一活塞缸2,右端设置有第二活塞缸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1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轴承总成装置
- 下一篇:深沟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