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前部负载分布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933.4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T.S.巴维斯卡;V.S.伊耶;S.K.麦迪雷迪;S.A.赛特斯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前部 负载 分布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分布机构,用于响应于外部施加的力而控制车辆前饰板的位移。
背景技术
车身包括布置在车辆的前端部处的前饰板。前负载承载梁布置在前饰板的后面。不同策略和/或特征结构可用于响应于外部施加的力而控制前饰板的刚度和/或位移。不同策略和/或特征结构可用于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布置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和前饰板的下部部分(布置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中的每一个。例如,可包括下部保险杠加强件,以增加前饰板的下部部分的刚度。可采用类似的局部加强特征结构来控制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的刚度。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沿纵向轴线延伸的车身。车身包括前饰板,前饰板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前负载承载梁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且与前饰板的后面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间隔开。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前负载承载梁,以绕旋转轴线旋转。负载分布机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第二部分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的外部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
因此,负载分布机构同时控制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两者的位移。负载分布机构是附连至车辆的支撑结构的旋转装置,其可被尺寸制成、成形、构造和/或调节为满足不同车辆的特定设计和包装约束,所述支撑结构诸如框架横梁或前部前负载承载梁。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上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上接触表面。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二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下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下接触表面。
优选地,其中,上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一距离,下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不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响应于施加的力,上接触表面和下接触表面沿纵向轴线在前负载承载梁轴向前部分别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响应于外部施加的力而绕旋转轴线沿纵向轴线向后弯曲,以吸收能量。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互连前负载承载梁和负载分布机构,并限定旋转轴线。
优选地,其中,铰接件包括布置在纵向轴线的相对侧的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下部部分包括大体U形形状的构造,且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上部部分包括大体倒U形形状的构造。
优选地,其中,旋转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支撑结构,沿纵向轴线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延伸;车身,附连至支撑结构且由支撑结构支撑,并包括前饰板,所述前饰板布置为横向于纵向轴线且布置为邻近支撑结构的前端部;前负载承载梁,附连至支撑结构且横向于纵向轴线大致平行于前饰板延伸,且与前饰板的后部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间隔开;和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支撑结构,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包括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的第一部分,和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上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上接触表面;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二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下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下接触表面;且其中,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的外部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
优选地,其中,上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一距离,下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不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响应于施加的力,上接触表面和下接触表面沿纵向轴线在前负载承载梁轴向前部分别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响应于施加的力绕旋转轴线沿纵向轴线向后弯曲,以吸收能量。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互连支撑结构和负载分布机构,并限定旋转轴线。
当结合附图理解时,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