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控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6099.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健英;陈侠桦;黄荣松;郭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方法 | ||
1.一种稻田控草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种浮萍即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为初始材料,经过Ⅰ级培养、Ⅱ级培养后,按比例混配并均匀地洒于灌水的稻田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三种浮萍即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为初始材料,经Ⅰ级培养种株复壮,即将三种浮萍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中,在pH为4~5、温度为30±2℃、光照强度为3000±200lux的环境下培养3~5天;
2)把经过Ⅰ级培养后的三种浮萍挑选后进行Ⅱ级培养,即将Ⅰ级培养后的三种浮萍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中,在pH为4~5、温度为30±2℃、自然光强环境下培养3~5天;
3)将经过Ⅰ级培养和Ⅱ级培养后的三种浮萍收集好,按照多根紫萍:少根紫萍:青萍的质量比为1:2:7~1:4:7进行混合;
4)将混配后的浮萍以每平方米120~200g的密度均匀地洒在灌水的稻田中;
混配后的浮萍在水稻种植前0~3天投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控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多根紫萍:少根紫萍:青萍的质量比为1:2:7~1:4:7进行混合是指,将三种浮萍置于同一容器中搅拌均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控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Ⅱ级培养在温室小池中进行,该温室小池的长×宽×高的尺寸为1~2m×0.5~1m×0.8~1.2m,每个小池加入占其表面积60%~80%的浮萍,连续培养3~5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控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培养液为Hoagland培养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控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四周田埂的高度≥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0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景观墙
- 下一篇:一种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