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控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6099.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健英;陈侠桦;黄荣松;郭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稻田控草方法。
背景技术
杂草是稻田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其特点是种类多、长势旺、防治难,对作物生产影响极大。稻田中的杂草不但与水稻争光、抢水、夺肥,还是病虫滋生庇护场所,降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是影响水稻生长和导致水稻产量与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全世界约有30000种杂草,其中约有1800种杂草对作物的生产会造成不良影响,进而会导致作物高达9.7%的减产。因此,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对杂草的田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稻田杂草种类繁杂,其生命力顽强,不易根除。日常生产中,大多是使用人工、机械、物理和化学等防除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各种显著的局限性,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化学除草剂的扩大使用,虽然挽回了约10%的粮食产量的损失,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过度滥施,致使稻田杂草的抗药性增强、危害人畜健康,使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本发明所涉及的各浮萍是《中国植物志》中所述的常见的一类小型的漂浮型水生被子植物,并已在《Lei Huang,Yanyan Lua and Xu Gaoaetc.;Ammonium-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on plant growth andantioxidative response of duckweed(Lemna minor L.),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3,(58):355-362》、《Risky Ayu Kristanfi,Masahiro Kanbe,and Tadashi Toyama;Accelerated biodegradation of nitrophenols in the rhizosphere of Spirodela polyrrhiz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24(5):800-807》、《Jiele Xu and Genxiang Shen;Effects of Harvest Regime and Water Depth-on Nutrient Recovery from Swine Wastewater by Growing Spirodela oligorrhiza,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2011,11》《朱晔荣,王勇等;浮萍相关研究的几方面重要进展生物学通报,2010,45(4):4-6》等中公开。
浮萍作为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能分解、吸收、转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分布广、繁殖快、产量高、易收获、用途广、无二次污染、综合利用率高等优良特性。同时也是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很好的饲料,国内外专家对浮萍的利用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利用浮萍等生物方式控制稻田杂草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探讨浮萍对稻田杂草的生长效应及微环境影响,利用浮萍原生态生物繁殖快、能迅速覆盖水面的特性及其本身作为生物肥料的优势,结合农业措施,施用于稻田,对于安全、经济、高效地控制农药的过度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稻田控草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控草方法,以三种浮萍即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为初始材料,经过I级培养、II级培养后,按比例混配并均匀地洒于灌水的稻田之中。
上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三种浮萍即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为初始材料,经I级培养种株复壮,即将三种浮萍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中,在pH为4~5、温度为30±2℃、光照强度为3000±200lux的环境下培养3~5天;
2)把经过I级培养后的三种浮萍挑选后进行II级培养,即将I级培养后的三种浮萍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中,在pH为4~5、温度为30±2℃、自然光强环境下培养3~5天;
3)将经过I级培养和II级培养后的三种浮萍收集好,按照多根紫萍∶少根紫萍∶青萍的质量比为1∶2∶7~1∶4∶7进行混合;
4)将混配后的浮萍以每平方米120~200g的密度均匀地洒在灌水的稻田中。
混配后的浮萍在水稻种植前0~3天投放。
所述按照多根紫萍∶少根紫萍∶青萍的质量比为1∶2∶7~1∶4∶7进行混合是指,将三种浮萍置于同一容器中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景观墙
- 下一篇:一种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