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粗铟提纯出OLED用高纯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8356.6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科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科能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02 | 分类号: | C22B9/02;C22B58/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纯 oled 高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粗铟提纯出OLED用高纯铟的方法,属于金属铟分离提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材料的性质
铟属于稀有金属,地壳中平均含量为0.11μg/g,铟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子器件、透明导电涂层(ITO膜)、荧光材料、金属有机物等领域。这些领域所使用的铟都要求是高纯的(5N以上)。
铟因其光渗透性和导电性强,主要用于生产ITO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这一用途是铟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其次的几个消费领域分别是: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研究行业占6%。另因为其较软的性质在某些需填充金属的行业上也用于压缝,如:较高温度下的真空缝隙填充材料。
铟具有熔点低(156.61℃),沸点高(2080℃)的特性,粗铟中一般含有Cd、Zn、Sb、Tl、Bi、Pb等杂质,现有技术难以将这些杂质金属进行分离。
二、现有提纯技术
1)电解法:包括制备粗铟阳极,根据工艺要求配备电解液和电解。电解液中使用了NaCl,溶液呈碱性,不可避免的带入了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影响氧化铟的纯度。
2)化学法:用强酸(硫酸)浸出得到硫酸铟,再用锌粉置换硫酸铟液体,得到金属铟,该方法采用了强酸,危险性大,且采用化学法一般是用于粗铟的提纯,得到的铟的纯度不高,一般≤95%,且化学法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
3)先电解再真空蒸馏法:由纯净水、分析纯浓硫酸、4N金属铟、高纯氯化钠和分析纯明胶配成硫酸铟电解液,在超净条件下采用两次电解再真空蒸馏电解铟获得5N(99.999%)~7N(99.99999%)高纯铟。该方法所需原材料为4N的金属铟,对原材料要求高,且该方法需两次电解,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上述方法或者杂质含量高、或者工艺复杂、或者生产效率低下,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纯铟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流程短,低成本,以粗铟为原料高效提纯出6N金属铟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粗铟提纯出OLED用高纯铟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真空度为3~10Pa的真空条件下,对粗铟依次进行4个温度区段的蒸馏:在540~560℃,蒸馏100~120min,在690~710℃,蒸馏40~60min,在740~760℃,蒸馏80~100min,在990~1010℃,蒸馏40~60min,得到6N高纯铟。
优选的方法是在真空度为3~10Pa的真空条件下,对粗铟依次进行4个温度区段的蒸馏:在545~555℃,蒸馏105~110min,在695~705℃,蒸馏45~55min,在745~755℃,蒸馏85~95min,在995~1005℃,蒸馏45~55min,得到6N高纯铟。
本发明的粗铟为纯度在95%的粗铟,包含镉、锌、锑、铊、铋和铅在内的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真空蒸馏分离的压强及温度条件,将95%的粗铟进行4个温区逐步升温真空蒸馏,能有效将铟与包含镉、锌、锑、铊、铋和铅在内的杂质有效分离,得到6N金属铟。该方法操作简单,流程短,成本低,易于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取50g粗铟(99.5%),放入石墨方舟中,然后将方舟放在管式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0Pa,在545℃、705℃、755℃、995℃四个温度下分别保持110min、45min、90min、45min,真空蒸馏后得高纯铟41.06g,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得其质量含量大于99.9999%。产品中具体杂质含量如下:单位(ppm)Fe0.005,Zn0.005,Cd0.009,Mg0.005,Al0.005,As0.003,Ag0.003,Ni0.002,Cu0.002,Pb0.008,Tl0.007,Si0.01,S0.005,Sn0.012。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科能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科能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