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左西孟旦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9758.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军;向显帅;李佳;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恒创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7/04 | 分类号: | C07D237/0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西孟旦 潜在 基因 毒性 杂质 及其 制备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西孟旦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的研究。
背景技术
左西孟旦(Levosimendan),(R)-[[4-(1,4,5,6-四氢-4-甲基-6-氧代-3-哒嗪基)苯基]-亚肼基]丙二腈(式Ⅱ)是芬兰ORION公司开发研制的哒嗪酮类、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钙增敏剂,其直接与肌钙蛋白相结合,使钙离子诱导的心肌收缩所必需的心肌纤维蛋白的空间构型得以稳定,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可有效治疗心衰并对肌钙蛋白具有显著的钙依赖性结合作用,适用于需要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的短期治疗;同时,WO9321921还描述了左西孟旦在治疗心肌局部缺血中的良好效果。
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有效的正性肌力作用的钙增敏剂在国内外广受关注的同时,临床研究者对左西孟旦的用药安全性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WO9965888A2指出,在细菌诱变性试验中发现合成的左西孟旦样品偶然会显现出潜在的基因毒性,并描述了左西孟旦的潜在基因毒性是由[[4-(2-叠氮-3-甲基-5-氧代四氢呋喃-2-基)苯基]亚肼基]丙二腈(式Ⅲ)引起的,是有效的诱变剂;同时还指出,左西孟旦合成过程中可以生成足够在细菌诱变性试验中得出阳性结果的量,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式Ⅱ。
式Ⅲ。
基因毒性是指在以DNA反应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体内/体外试验中,对DNA有潜在的破坏性。基因毒性杂质作为工艺杂质的一类,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欧盟医药管理局(EMA)发布了《基因毒性杂质限度指引》,并颁布了36种具有潜在基因毒性的化学结构,旨在对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充分研究和有效控制,保障用药安全性。
目前,除WO9965888A2介绍了左西孟旦的潜在基因毒性杂质以外,国内外对左西孟旦中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的文献报道甚少。因此,对左西孟旦中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保证左西孟旦用药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西孟旦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式Ⅰ)。
。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式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所述盐可以是有机盐或无机盐,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乙二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基因毒性杂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在一定温度下,6-(4-氨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式Ⅳ)与亚硝酸在适当溶剂中进行反应。
。
所述反应式如下:
;
其中,所述式Ⅳ化合物可以是以盐、游离胺、溶剂化物的形式进行反应;所述的亚硝酸可以是亚硝酸盐与酸原位反应制备或亚硝酸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是如下进行的,将式Ⅳ化合物溶于水中,搅拌条件下,向反应液中滴加盐酸,将反应体系降温至0oC;搅拌条件下,将亚硝酸钠水溶液缓慢滴入反应液中,反应体系中析出大量固体;继续反应,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处理得到最终产物。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78 oC~100 oC,优选-10 oC~30 oC,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温度为0 oC。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反应溶剂选自水;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醇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异丙醇;酯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酸乙酯;芳烃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苯、甲苯;酮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酮、丁酮;醚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醚、四氢呋喃;腈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腈、丙腈;酰胺类溶剂,包括但不限于DMF;以及有机酸、无机酸及其溶液的任一种或其组合,优选为水。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有机酸及其溶液优选醋酸。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机酸及其溶液优选为盐酸、氢溴酸、硫酸。
本发明所述的左西孟旦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对比欧盟颁布的36种具有潜在基因毒性的化学结构,具有重氮氨基基因毒性警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恒创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恒创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9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