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催化甲醇合成反应的CuNi合金薄膜的原子层沉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3223.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真;龚渺;张煜华;李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18 | 分类号: | C23C16/18;C23C16/08;C23C16/455;B01J29/03;C07C29/156;C07C3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催化 甲醇 合成 反应 cuni 合金 薄膜 原子 沉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CuNi合金薄膜的原子层沉积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合金生长的基底的清洗:先用4mol/L的NaOH溶液清洗,然后用1mol/L的HCl溶液清洗,最后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冲洗,至表面清洁光亮,晾干;
(2)在基底上涂覆一层SBA-15薄膜:按照每0.5g SBA-15与35mL铝溶胶的比例配置成活性胶体,将基底放入活性胶体中静置5min后取出晾干,即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SBA-15薄膜;
(3)原子层沉积系统参数的设定:反应腔温度为300-350℃,反应腔压力为10hPa;
将涂覆好SBA-15薄膜的基底放入反应腔;
(4)导入含Cu的前驱体双(六氟乙酰丙酮)合铜(II);
其中,含Cu的前驱体的加热温度为85℃,脉冲为2s,保压时间为8.5s;
(5)向反应腔中通入氮气,清除反应副产物和多余的含Cu的前驱体;
(6)向反应腔导入还原剂H2,使还原剂与含Cu的生成物进行反应;
所述还原剂H2的纯度为99.999%,流量100sccm,H2的脉冲时间3s,保压时间为10s;
(7)向反应腔通入氮气,清除还原剂与含Cu的生成物的反应副产物及多余的还原剂;
(8)重复步骤(4)-(7)50-100次;
(9)向反应腔导入含Ni的前驱体二茂镍;
其中,含Ni的前驱体的脉冲为120s,加热温度为100℃,保压时间为8s;
(10)向反应腔通入氮气,清除反应副产物和多余的含Ni的前驱体;
(11)向反应腔导入还原剂H2,使还原剂与含Ni的生成物进行反应;
所述还原剂H2的纯度为99.999%,流量100sccm,H2的脉冲时间60s,保压时间为10s;
(12)反应腔通入氮气,清除还原剂与含Ni的生成物的反应残余物及多余的还原剂;
(13)重复步骤(9)-(12)50-100次,在基底上形成一层CuNi合金薄膜;
(14)重复步骤(4)-(13)多次,在基底上形成多层CuNi合金薄膜,完成CuNi合金薄膜的制备;
或者,所述CuNi合金薄膜的原子层沉积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合金生长的基底的清洗:先用4mol/L的NaOH溶液清洗,然后用1mol/L的HCl溶液清洗,最后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冲洗,至表面清洁光亮,晾干;
(2)在基底上涂覆一层SBA-15薄膜:按照每0.5g SBA-15与35mL铝溶胶的比例配置成活性胶体,将基底放入活性胶体中静置5min后取出晾干,即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SBA-15薄膜;
(3)原子层沉积系统参数的设定:反应腔温度为300-350℃,反应腔压力为10hPa;
将涂覆好SBA-15薄膜的基底放入反应腔;
(4)向反应腔导入含Ni的前驱体二茂镍;
其中,含Ni的前驱体的脉冲为120s,加热温度为100℃,保压时间为8s;
(5)向反应腔通入氮气,清除反应副产物和多余的含Ni的前驱体;
(6)向反应腔导入还原剂H2,使还原剂与含Ni的生成物进行反应;
所述还原剂H2的纯度为99.999%,流量100sccm,H2的脉冲时间60s,保压时间为10s;
(7)反应腔通入氮气,清除还原剂与含Ni生成物的反应残余物及多余的还原剂;
(8)重复步骤(4)-(7) 50-100次;
(9)导入含Cu的前驱体双(六氟乙酰丙酮)合铜(II);
其中,含Cu的前驱体的加热温度为85℃,脉冲为2s,保压时间为8.5s;
(10)向反应腔中通入氮气,清除反应副产物和多余的含Cu的前驱体;
(11)向反应腔导入还原剂H2,使还原剂与含Cu的生成物进行反应;
所述还原剂H2的纯度为99.999%,流量100sccm,H2的脉冲时间3s,保压时间为10s;
(12)向反应腔通入氮气,清除还原剂与含Cu的生成物的反应残余物及多余的还原剂;
(13)重复步骤(9)-(12)50-100次,在基底上形成一层CuNi合金薄膜;
(14)重复步骤(4)-(13)多次,在基底上形成多层CuNi合金薄膜,完成CuNi合金薄膜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2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