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液制膜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4406.3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3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金村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3/28;C08L1/12;C08K5/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延膜形成步骤,将包含聚合物及溶剂的浓液流延至支撑体的表面而形成流延膜;
红外线照射干燥步骤,在风速被抑制在2.0m/s以下的气体环境中,通过对所述流延膜照射红外线而对所述流延膜加热,一面将所述流延膜的膜面上的第1位置上的膜面温度T1保持在第2位置上的支撑体温度T2以上,一面对所述流延膜干燥而使所述流延膜中的所述溶剂的残留量为100质量%以下,所述第2位置位于未形成所述流延膜的所述支撑体上的较所述第1位置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剥离步骤,将所述溶剂的残留量成为100质量%以下的所述流延膜从所述支撑体剥离而制成湿润膜;以及
膜干燥步骤,对剥离的所述湿润膜干燥而制成膜,
其中所述溶液制膜方法不包括热风干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所述流延膜照射所述红外线的红外线加热器的照射宽度设为所述流延膜的宽度的0.8倍以上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且反射所述红外线的一对反射板相互分离而设置在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所述红外线的射出侧,且所述照射宽度通过所述反射板而加以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可在所述支撑体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地设置,通过使所述反射板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而调节所述照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温度为100℃以上且500℃以下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1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范围内。
7.一种溶液制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延模,将包含聚合物及溶剂的浓液流延至支撑体的表面而形成流延膜;
红外线照射装置,利用红外线加热器对所述流延膜照射红外线,由此进行加热来使所述流延膜干燥;
一对反射板,以覆盖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的方式相互分离而设置在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所述红外线的射出侧,通过反射所述红外线而限制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照射宽度,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的所述照射宽度设为所述流延膜的宽度的0.8倍以上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以及
剥离辊,将已干燥的所述流延膜从所述支撑体剥离而制成湿润膜,
其中所述溶液制膜设备不包括热风干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溶液制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板可在所述支撑体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地设置,且
所述溶液制膜设备包括反射板控制器,所述反射板控制器通过使所述反射板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而调节所述照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4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